[發(fā)明專利]一種焊后熱處理工藝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583866.5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216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歐盟;王景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中興水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9/50 | 分類號: | C21D9/50;C21D1/3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普睿益思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75 | 代理人: | 杜朝霞 |
| 地址: | 225400 江蘇省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處理 工藝 | ||
本發(fā)明屬于焊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焊后熱處理工藝;本工藝使用的保溫設備包括兩個弧形卡板,兩個弧形卡板上下對稱設置,且其接觸部位為一水平段,兩個弧形卡板的水平段通過螺栓固定;本發(fā)明通過在陶瓷纖維毯兩側設置有與工件大小相同的壓緊盤,將兩個弧形卡板覆蓋在工件的焊縫處后,然后通過螺栓將弧形卡板固定緊,使陶瓷纖維毯覆蓋在工件表面,然后在弧形卡板兩側向工件上套接兩個壓緊盤,然后使兩個壓緊盤相互靠近,進而兩個壓緊盤推動位于弧形卡板外側的陶瓷纖維毯進入到弧形卡板與工件之間的間隙內(nèi),使貼緊工件的陶瓷纖維毯更為緊實,與較小的工件的貼合效果更好,進而提高了對工件的保溫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焊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焊后熱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焊接殘余應力是由于焊接引起焊件不均勻的溫度分布、焊縫金屬的熱脹冷縮等原因造成的,所有伴隨焊接施工必然會產(chǎn)生殘余應力。焊后熱處理是為消除焊接接頭殘余應力、改善焊接接頭的組織和性能而進行的一種熱處理。消除殘余應力最通用的方法是高溫回火,即將焊件加熱到一定溫度并保溫一定時間,利用材料在高溫下屈服極限的降低,使內(nèi)應力高的地方產(chǎn)生塑性流動,彈性變形逐漸減少,塑性變形逐漸增加而使應力降低,其一般工藝流程為:安裝熱電偶→布置加熱裝置→設定熱處理參數(shù)→包裹保溫棉→進行熱處理。
由于現(xiàn)有的工件的直徑大小不同,為了使保溫設備適應不同工件,需要保溫設備的內(nèi)徑比工件大,進而在陶瓷纖維毯接觸到工件并對工件進行保溫時,陶瓷纖維毯與直徑較小的工件接觸緊密性較差,無法與工件緊密貼合,進而影響了對工件的保溫效果,鑒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焊后熱處理工藝,其能夠在對工件進行保溫時,使陶瓷纖維毯與較小的工件緊密接觸,保證對工件的保溫效果。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焊后熱處理工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焊后熱處理工藝,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將熱電偶的熱端點安裝在離焊縫30mm范圍內(nèi),把熱電偶的熱端頂部綁扎在焊縫中心,熱端接觸可靠,再固定熱電偶冷端,補償導線與熱電偶正確連接;把熱電偶的熱端頂部綁扎在焊縫中心,保證對焊縫處測溫時的準確性;
S2:根據(jù)工件形狀選擇適用于當前工件的加熱器,保證被處理焊縫的加熱寬度被加熱器覆蓋,均勻加熱寬度在焊縫中心線每側應不得小于3倍焊縫厚度,且不小于60mm;
S3:通過保溫設備將焊縫處覆蓋保溫,兩個弧形卡板對工件處的焊縫處進行覆蓋,然后通過螺栓固定,使弧形卡板內(nèi)側的陶瓷纖維毯與焊縫處貼緊,并通過兩個壓緊盤從兩側將陶瓷纖維毯向弧形板內(nèi)擠壓;兩個壓緊盤能夠推動陶瓷纖維毯向弧形卡板內(nèi)移動,使位于弧形卡板內(nèi)的陶瓷纖維毯的體積更大,進而陶瓷纖維毯與工件的接觸效果更好;
S4:開啟加熱器對工件進行加熱,加熱溫度300-700℃,恒溫加熱半小時,隨后以200℃/h的降溫速度降溫,直至溫度降至室溫,停止加熱,陶瓷纖維毯在此過程中持續(xù)對焊縫處保溫,保溫至停止加熱后的3h,即可完成對工件的焊后熱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中興水務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蘇中興水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386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