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富硒高價值的生態米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3371.2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200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范松松;范群英;范志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皖山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2/22 | 分類號: | A01G22/22;A01C1/00;C05G3/00;C05G5/2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匯融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陳維琴 |
| 地址: | 2461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富硒高 價值 生態 種植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富硒高價值的生態米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水稻種子處理:水稻種子先置于冷凍箱內冷凍處理10?20min,冷凍溫度為?5℃,然后采用質子輻照5?10min,輻照功率為200?500W,隨后送入處理液中浸泡25?35min,浸泡溫度為35?45℃,然后轉至磁化罐內磁化處理,即可。發明生態米種植先將水稻種子預處理,處理先冷凍處理,目的將種子凍存,保持休眠期,然后采用質子輻照,從而使種子在休眠期被破壞,從而提高種子的存活率,然后再處理液中繼續處理,從而使種子更易接受硒元素的進入,通過膨潤土粉、二氧化硅粉能夠提高硒元素進入效率,從而提高水稻的硒含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態米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富硒高價值的生態米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水稻按稻谷類型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種方式分為常規水稻和雜交水稻。還有其它分類,按是否無土栽培分為水田稻與浮水稻;按高矮分為普通水稻與2米左右的巨型稻;水稻所結子實即稻谷,稻谷脫去穎殼后稱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層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制糖作工業原料,稻殼和稻稈可以作為牲畜飼料。中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東北地區、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水稻屬于直接經濟作物,大米飯是中國東北居民與南方居民的主食,目前國內的水稻種植面積常規稻是2.45億畝,而雜交稻的種植面積是2億畝。
現有的水稻雖出現多種富硒栽培種植手段來提高水稻中富硒含量,但是水稻本體對硒元素的吸收效果不好,且轉化效果不是很好,因而水稻富硒含量較差,需要進一步的改善處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富硒高價值的生態米種植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富硒高價值的生態米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水稻種子處理:水稻種子先置于冷凍箱內冷凍處理10-20min,冷凍溫度為-5℃,然后采用質子輻照5-10min,輻照功率為200-500W,隨后送入處理液中浸泡25-35min,浸泡溫度為35-45℃,然后轉至磁化罐內磁化處理,即可;
步驟二,土壤預處理:選取pH值為4.5-5.5的田地,然后先初步耙田處理,然后灑富硒肥處理,然后再次耙田處理;
步驟三,育苗處理:將步驟一的水稻種子播種到育苗床內,得到秧苗;
步驟四,種植處理:將秧苗插入到步驟二的土壤內,隨后再次施加促轉化劑,然后隔10-20天在施加步驟二的富硒肥,待水稻生長到高度為5-9cm即可。
優選地,所述處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氯化鈉10-20份、檸檬酸5-15份、膨潤土粉15-25份、二氧化硅粉20-30份、紫甘藍汁45-55份。
優選地,所述處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氯化鈉15份、檸檬酸10份、膨潤土粉20份、二氧化硅粉25份、紫甘藍汁50份。
優選地,所述磁化處理的具體條件為:先在100-200G的條件下磁化處理10-20min,然后再在50-100G的條件下磁化處理25-35min。
優選地,所述磁化處理的具體條件為:先在150G的條件下磁化處理15min,然后再在75G的條件下磁化處理30min。
優選地,所述富硒肥的制備方法為:將有機硒化合物加入到海藻酸鈉溶液中,然后加入八面沸石粉,隨后以200-500r/min的轉速攪拌15-25min,然后再加入硅藻土粉、活性硒的生物發酵物,繼續以100-200r/min的轉速攪拌45-55min,即可。
優選地,所述有機硒化合物、活性硒的生物發酵物的物質質量比為2: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皖山食品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皖山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337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