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電致形變的硅橡膠介電彈性體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3166.6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629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全平;孫囡;許為棣;周元林;李銀濤;楊文彬;李迎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G77/44 | 分類號: | C08G77/44;C08K5/37;C08L83/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東恒知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4 | 代理人: | 何健雄;廖祥文 |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電致 形變 硅橡膠 彈性體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高電致形變的硅橡膠介電彈性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電致形變的硅橡膠介電彈性體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環硅氧烷與引發劑混合,攪拌并加熱,聚合結束后,升溫處理5小時,經真空處理獲得A-B或A-B-C型硅氧烷嵌段聚合物;
步驟二,將A-B或A-B-C型硅氧烷嵌段聚合物、交聯劑和引發劑溶解于甲苯,進行攪拌后、澆注,升溫至硅橡膠彈性體交聯固化完全;
步驟三,將交聯固化后的硅橡膠彈性體真空處理48小時,獲得高電致形變的硅橡膠介電彈性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電致形變的硅橡膠介電彈性體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的環硅氧烷為還三硅氧烷和環四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電致形變的硅橡膠介電彈性體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還三硅氧烷包括三甲基環三硅氧烷、六甲基環三硅氧烷、三甲基三乙烯基環三硅氧烷和三氟丙基甲基環三硅氧烷中的兩種或多種混合物;環四硅氧烷包括四甲基環四硅氧烷、八甲基環四硅氧烷和四甲基四乙烯基環四硅氧烷中的兩種或多種混合物。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電致形變的硅橡膠介電彈性體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的引發劑為四甲基氫氧化銨、正丁基鋰中的任意一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電致形變的硅橡膠介電彈性體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聚合溫度為70~90℃,升溫處理溫度為130~150℃。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電致形變的硅橡膠介電彈性體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制備的嵌段聚硅氧烷為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乙烯基硅氧烷、聚甲基氫-甲基乙烯基硅氧烷、聚三氟丙基甲基-甲基乙烯基、聚三氟丙基甲基-甲基乙烯-二甲基硅氧烷和聚三氟丙基甲基—甲基氫-甲基乙烯基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種。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電致形變的硅橡膠介電彈性體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A-B型硅氧烷嵌段聚合物的結構單元數量比例為19:1~10:10;
A-B-C型硅氧烷嵌段聚合物的結構單元數量比例為14:3:3~10:9:1。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電致形變的硅橡膠介電彈性體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交聯劑為1,6-己二硫醇、1,8-辛二硫醇、1,10-癸二硫醇、2,2’-(1,2-乙二基雙氧代)雙乙硫醇中的任意一種;引發劑為鉑絡合物、過氧化二苯甲酰、叔丁基過氧化氫、偶氮二異丁腈、偶氮二異庚腈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電致形變的硅橡膠介電彈性體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A-B或A-B-C型硅氧烷嵌段聚合物為100份,交聯劑1~5份,引發劑0.5~2份,甲苯100份;
交聯固化溫度為60~100℃;
固化時間為0.4~2小時。
10.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9所述的高電致形變的硅橡膠介電彈性體制備方法制得的一種高電致形變的硅橡膠介電彈性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科技大學,未經西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316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