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空作業安全管理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2961.3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052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朱文強;郭江;張珂斐;趙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瑞萊保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2B35/00 | 分類號: | A62B35/00;G08B21/0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楊明月 |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大學園1***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空作業 安全管理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高空作業安全管理系統及方法,該系統包括:智能穿戴設備和報警信息管理模塊;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設備用于檢測高空作業不規范信息,在檢測到高空作業不規范信息時,智能穿戴設備發出報警信息,并將所述報警信息發送到報警信息管理模塊;所述報警信息管理模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報警信息后,根據所述報警信息生成報警解決預案。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和報警信息管理模塊,能夠對作業人員的不規范操作和現場突發緊急情況進行報警提示,一方面,能規范作業人員行為,提醒其進行糾正;另一方面,能使管理人員及時了解現場情況,第一時間協助處理或開展救治工作,保護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有效對高空作業管理進行優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空作業安全管理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防止高空墜落事故的發生是高空作業安全管理中的重點和難點,由于個別作業人員存在僥幸或麻痹大意的不安全心理,不規范使用安全帶,而安全管理人員很難對每個作業人員都監控到位,因此很難根除和改善高空墜落事故。
并且,當項目點較多、項目點作業人員零散時,管理人員無法及時獲取現場狀況,一旦作業人員發生墜落事故,很可能無法及時進行救治工作,導致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高空作業管理亟待優化,高空作業迫切需要科學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高空作業安全管理系統及方法,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技術問題,或至少部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技術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高空作業安全管理系統,包括:
智能穿戴設備、報警信息管理模塊;
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設備用于檢測高空作業不規范信息,在檢測到高空作業不規范信息時,智能穿戴設備發出報警信息,并將所述報警信息發送到報警信息管理模塊;
所述報警信息管理模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報警信息后,根據所述報警信息生成報警解決預案。
更具體的,所述智能穿戴設備具體包括:便攜式控制器、安全帶、智能掛鉤,智能D環,便攜式控制器和智能D環,分別設置在安全帶后部,智能掛鉤通過智能D環與安全帶相連;
其中,所述智能D環用于檢測安全帶佩戴松緊信息,當安全帶佩戴松緊不合格時,發出佩戴不規范報警信息;
其中,所述便攜式控制器用于檢測當前作業高度和下墜速度,當前作業高度高于預設海拔且下墜速度高于預設下墜速度時,發出墜落報警信息;
其中,所述智能掛鉤用于持續進行脫鉤檢測,當智能掛鉤檢測到脫鉤情況時,發出脫鉤報警信息。
更具體的,所述系統還包括:移動組網設備,其中,所述移動組網設備分別與智能穿戴設備和報警信息管理模塊通信連接;
其中,所述移動組網設備由一個主路由和多個分布在作業現場的移動組網裝置組成,其中所述主路由用于與外網相連并作為WIFI AP發送無線網絡信號,各個移動組網裝置通過無線網絡互連;
其中,所述移動組網設備還用于檢測現場環境信息,并將所述現場環境信息發送到所述報警信息管理模塊,以供所述報警信息管理模塊根據所述現場環境信息生成環境報警信息。
更具體的,所述系統還包括:歷史數據追溯模塊;
其中,所述歷史數據追溯模塊用于存儲報警信息管理模塊接收到的報警信息和根據報警信息生成的報警解決預案。
所述系統還包括報警信息管理模塊還用于:
對歷史數據追溯模塊存儲的報警信息進行分析,生成智能預警信息,并將所述智能預警信息發送到智能穿戴設備。
更具體的,所述系統還包括:作業計劃管理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瑞萊保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瑞萊保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296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