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草烏甲素可溶解微針貼片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2723.2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688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董汛;丁江生;王京昆;孫思穎;孫文強;周云龍;張天財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省藥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9/70 | 分類號: | A61K9/70;A61K31/439;A61K47/32;A61K47/10;A61P29/00;A61P25/04;A61P19/02;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興林 |
| 地址: | 650111 云南***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草烏 可溶解 微針貼片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草烏甲素可溶解微針貼片,包括針體(4)和基質層(3),所述針體(4)包括支撐層(2)和所述支撐層(2)上方的針尖載藥層(1),所述支撐層(2)粘結在所述基底層(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針尖載藥層(1)中的藥物組成包括高分子聚合物、草烏甲素和乙醇,所述高分子聚合物為聚乙烯吡咯烷酮、甲基乙烯基醚-順丁烯酸酐共聚物、聚乙二醇中的一種或幾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草烏甲素可溶解微針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針尖載藥層(1)中草烏甲素質量占比為20%-50%,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質量占比為15%-35%,所述乙醇質量占比為30%-6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草烏甲素可溶解微針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體積濃度為50%-7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草烏甲素可溶解微針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為PVP K30、PVP K60或PVP K90中的一種,所述甲基乙烯基醚-順丁烯酸酐共聚物為GantrezS-97,所述聚乙二醇為PEG10000或PEG30000中的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草烏甲素可溶解微針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層(2)由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為透明質酸鈉、羧甲基纖維素、聚乙烯吡咯烷酮、殼聚糖、聚乙烯醇、羥丙甲纖維素、PEG、明膠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基底層(3)由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為透明質酸、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種或幾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草烏甲素可溶解微針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針體(4)在所述基質層(3)上的密度為81-121針/cm2,所述針體(4)高度為500-1000μm,寬度為200-250μm。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草烏甲素可溶解微針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針尖載藥層(1)的高度占所述針體(4)高度的50%-70%。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的草烏甲素可溶解微針貼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按比例將草烏甲素、高分子聚合物溶于乙醇溶液中,制得針尖載藥層溶液;
(2)制備支撐層溶液和基底層溶液;
(3)將所述針尖載藥層溶液加入微針模具中,通過離心、抽真空或施加壓力使其進入微針模具中;
(4)將所述支撐層溶液加入微針模具中,通過離心、抽真空或施加壓力使其進入微針模具中,刮去多余未進入模具的溶液;
(5)干燥;
(6)加入基底層溶液;
(7)再次干燥、脫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省藥物研究所,未經云南省藥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272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