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膜式光纖編碼識別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2281.1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930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朱惠君;薛鵬;白金剛;毛志松;鄔耀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水木光華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D5/353 | 分類號: | G01D5/353;G01D5/347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傳松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中山市翠***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纖 編碼 識別 系統 方法 | ||
1.一種膜式光纖編碼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模塊(100),用于輸出測試用的光波信號;
環形器(200),所述環形器(200)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與所述光源模塊(100)的輸出端連接;
光纖(300),所述光纖(300)輸入端與所述環形器(200)的第二端口連接;
膜式光纖編碼(400),所述膜式光纖編碼(400)與所述光纖(300)的輸出端連接;
波形探測器(500),所述波形探測器(500)的輸入端與所述環形器(200)的第三端口連接;
主控制器(600),分別與所述光源模塊(100)、波形探測器(500)電性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光纖編碼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式光纖編碼(400)為多個反射膜和/或透射膜按序列組合構成的唯一光學識別單元。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膜式光纖編碼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式光纖編碼(400)采用多個不同波長的反射膜(401)重疊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光纖編碼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塊(100)包括可調節輸出電流的驅動器(110)和由所述驅動器(110)驅動的光源(120),所述驅動器(110)與所述主控制器(600)電性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膜式光纖編碼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20)采用窄帶寬光源或脈沖光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光纖編碼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塊(100)還包括與所述主控制器(600)電性連接的第一SOA光開關(130),所述第一SOA光開關(130)連接在所述光源(120)與所述環形器(200)的第一端口之間,所述光源(120)采用大帶寬光源;所述波形探測器(500)的輸入端與所述環形器(200)的第三端口之間設置有第二SOA光開關(140),所述第二SOA光開關(140)與所述主控制器(600)電性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光纖編碼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探測器(500)采用解調儀,用于實現光波的分離和波長測量。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光纖編碼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600)采用FPGA控制器。
9.一種膜式光纖編碼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將光波從環形器輸出至光纖;
光波從經光纖傳出至膜式光纖編碼,膜式光纖編碼反射特定波長的光波;
反射光波依次經光纖、環形器至波形探測器;
波形探測器獲取所述反射光波并反饋給主控制器;
主控制器對所述反射光波的波長從而獲取所述膜式光纖編碼。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膜式光纖編碼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式光纖編碼采用多個不同波長的反射膜重疊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水木光華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山水木光華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228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