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動鼓拋丸工裝夾具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1859.1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750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黃偉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偉芬 |
| 主分類號: | B24C1/10 | 分類號: | B24C1/10;B24C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億創果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39 | 代理人: | 梅秀麗 |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動 拋丸 工裝 夾具 | ||
本發明涉及拋丸加工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制動鼓拋丸工裝夾具,包括有安裝桿、驅動模塊、連接頭、開合模塊、卡緊機構,安裝桿的側面固定安裝有驅動模塊,驅動模塊的輸出端與連接頭一端螺旋連接,另一端于開合模塊固定連接,開合模塊的旁側固定安裝有卡緊機構,卡緊機構包括有卡緊板,螺紋通孔與鎖緊螺母,卡緊板呈L型,卡緊板的豎直部固定安裝于開合模塊的側面,豎直部開設有豎直均勻分布的螺紋通孔,本發明通過直線驅動器安裝制動鼓,且一個安裝桿可以夾持多個制動鼓,可以顯著提高效率,減少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拋丸加工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制動鼓拋丸工裝夾具。
背景技術
現階段,制動鼓鑄件進行拋丸的方式是:通過吊裝裝置將單個的制動鼓鑄件吊裝并移動至拋丸設備內進行拋丸,采用該方式,拋丸時,每個吊裝裝置在 每個工作周期只能帶動一個制動鼓鑄件完成工作,工作效率極低;若要實現多個制動鼓鑄件的拋丸,就需要多個吊裝裝置,成本高,且占用空間大,所以我們需要一種新型的制動鼓工裝架具,該夾具可以快速裝夾,通過直線驅動器安裝制動鼓,且一個安裝桿可以夾持多個制動鼓,可以顯著提高效率,減少成本。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制動鼓拋丸工裝夾具,包括有安裝桿、驅動模塊、連接頭、開合模塊、卡緊機構,安裝桿的側面固定安裝有驅動模塊,驅動模塊的輸出端與連接頭一端螺旋連接,另一端于開合模塊固定連接,開合模塊的旁側固定安裝有卡緊機構,卡緊機構包括有卡緊板,螺紋通孔與鎖緊螺母,卡緊板呈L型,卡緊板的豎直部固定安裝于開合模塊的側面,豎直部開設有豎直均勻分布的螺紋通孔。
優選的,安裝桿包括有U型掛鉤、方型桿、第一安裝架、連接塊,方型桿豎直設置,在方型桿的上端安裝有U型掛鉤,U型掛鉤為倒置,方形桿頂端的兩側設置有連接塊,U型掛鉤的兩端通過連接塊與方形桿固定連接,第一安裝架呈L形設置第一安裝架包括有豎直部與水平部,豎直部與安裝桿固定連接,直線驅動器豎直固定安裝在第一安裝架水平部上,電動推桿工作端向下設置,水平部開設有用于直線驅動器工作段穿過的通孔。
優選的,驅動模塊包括有直線驅動器,直線驅動器固定安裝于安裝桿上,直線驅動器的工作端與連接頭卡接,直線驅動器可以為手動的也可以為自動的。
優選的,傳動塊包括有第一連接塊、第二連接塊,第一連接塊與第二連接塊上下順序連接并且為一體件,第一連接塊上設置有豎直貫穿第一連接塊的第一螺紋孔和水平貫穿第一連接塊的第二螺紋孔,第二連接塊上設置有豎直貫穿第二連接塊的方形通孔和水平貫穿第二連接塊的第三螺紋孔,第一螺紋孔與驅動模塊的輸出端螺旋連接,方形通孔與開合模塊的輸入端吻合,第一連接塊上安裝有穿過第二螺紋孔與驅動模塊的輸出端抵靠的第一螺栓,第二連接塊上安裝有穿過第三螺紋孔與開合模塊的輸入端抵靠的第二螺栓。
優選的,開合模塊包括有第一滑軌、第二滑軌、第一擴張桿、第二擴張桿、連桿機構、傳動塊,第一滑軌、第二滑軌均與安裝桿固定連接,第一擴張桿與第一滑軌滑動連接,第二擴張桿與第二滑軌滑動連接,傳動塊設置于第一擴張桿與第二擴張桿之間,傳動塊與驅動模塊的輸出端固定連接,傳動塊通過連桿機構與第一擴張桿、第二擴張桿傳動連接,第一擴張桿與第二擴張桿的滑動方向均水平設置,第一滑軌與第二滑軌相對于傳動塊結構對稱,第一擴張桿與第二擴張桿相對于傳動塊結構對稱。
優選的,第一滑軌上設置有沿著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第一擴張桿包括有第一豎桿、斜桿、第二豎桿,第一豎桿、斜桿、第二豎桿自上而下順序連接并且為一體件,第一豎桿上設置有與第一滑槽滑動連接的第一滑塊。
優選的,連桿機構包括有對稱地設置在傳動塊兩側的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一連桿的兩端分別與傳動塊、第一擴張桿轉動連接,第二連桿的兩端分別與傳動塊、第一擴張桿轉動連接,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平行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偉芬,未經黃偉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185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