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壓介質消殺滅活系統及加壓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1593.0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634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海庭;方以群;喻錫成;朱詠梅;包曉辰;薛建亞;甘輝亮;陳亮;王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特色醫學中心 |
| 主分類號: | A61G10/02 | 分類號: | A61G10/02;A61L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孫躍虹 |
| 地址: | 2004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壓 介質 殺滅 系統 加壓艙 | ||
本發明一種加壓介質消殺滅活系統,殼體置于加壓艙的艙體的底部,殼體的頂部開設有進氣口、底部開設有出氣口,殼體內由上至下依次層疊有空氣濾清器、污染介質滅活層、污染介質消殺層和污染介質吸附層,空氣濾清器、污染介質滅活層、污染介質消殺層和污染介質吸附層(工作層)的四周外緣均與殼體內壁密封連接,出氣口與加壓艙底部的減壓管路的一端密封連接。第一和第二壓力傳感器分別檢測進出氣口的壓力,控制器根據壓差評估工作層的工作狀態,在壓差達到設定值時提示更換工作層。本發明一種加壓艙,包括艙體、中央處理器和加壓介質消殺滅活系統,艙體內設有第三壓力傳感器,減壓管路上設置有真空泵,第三壓力傳感器和真空泵均與中央處理器電連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加壓艙加壓介質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加壓介質消 殺滅活系統及加壓艙。
背景技術
以往,加壓艙升至工作壓力后,按照治療規程在某一壓力值停留一定時 程后,按照醫學規程進行減壓,減壓時,艙內加壓介質從艙內通過操作臺(控 制臺)、減壓閥門、減壓管路、減壓消聲器直接排至大氣當中,污染環境。 特別是高風險傳染病大流行時,這種密閉環境人傳人的風險在增加,為減小 甚至杜絕空氣傳播烈性傳染病原體,通過技術手段,將半污染的加壓介質安 全的排至艙外,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的加壓介質消殺 滅活系統及加壓艙。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加壓介質消殺滅活系統,其特點在于,其包括殼體、第 一壓力傳感器、第二壓力傳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殼體置于加壓艙的艙體的底 部,所述殼體的頂部開設有進氣口、底部開設有出氣口,所述殼體內由上至 下依次層疊有空氣濾清器、污染介質滅活層、污染介質消殺層和污染介質吸 附層,所述空氣濾清器、污染介質滅活層、污染介質消殺層和污染介質吸附 層的四周外緣均與殼體內壁密封連接,所述出氣口與加壓艙底部的減壓管路 的一端密封連接,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設置于進氣口處,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設置于出氣口處,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二壓力傳感器均與控制器電連 接。
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用于檢測進氣口的壓力,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用于 檢測出氣口的壓力,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據進氣口的壓力和出氣口的壓力之間 的壓差評估空氣濾清器、污染介質滅活層、污染介質消殺層及污染介質吸附 層的工作狀態,并在壓差達到設定值時提示更換空氣濾清器、污染介質滅活 層、污染介質消殺層及污染介質吸附層的信息。
較佳地,所述出氣口采用圓形管路,所述減壓管路的內徑與圓形管路的 外徑相同,所述圓形管路的底部插設于減壓管路的一端并通過多道O型密封 圈密封連接。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加壓艙,其特點在于,其包括艙體、中央處理器和上 述加壓介質消殺滅活系統,所述艙體內設有第三壓力傳感器,所述減壓管路 上設置有真空泵,所述第三壓力傳感器和真空泵均與中央處理器電連接;
所述第三壓力傳感器用于檢測加壓艙艙內壓力,所述控制器用于當加壓 艙減壓時,第三壓力傳感器檢測出的壓力值低于設定壓力值時,啟動真空泵, 在動力的作用下,將加壓艙內的加壓介質強行通過減壓管路排出艙外。
在符合本領域常識的基礎上,上述各優選條件,可任意組合,即得本發 明各較佳實例。
本發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
本發明中,將加壓艙內的污染介質通過加壓介質消殺滅活系統進行消殺 滅活以獲得清潔的空氣,清潔的空氣從減壓管路排出大氣,能夠有效地杜絕 將半污染的加壓介質排至艙外污染環境。
附圖說明
圖1和圖2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加壓介質消殺滅活系統的結構示意 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特色醫學中心,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特色醫學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159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包裝袋
- 下一篇:一種車路協同系統以及道路行人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