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驅動電路、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1181.7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816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8 |
| 發明(設計)人: | 田超;管延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36 | 分類號: | G09G3/36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李新干 |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漢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驅動 電路 顯示 面板 顯示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一種驅動電路、顯示面板以及顯示裝置,所述驅動電路包括多個級聯的驅動單元,其中第一級驅動單元包括:正反向掃描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正向掃描控制信號或反向掃描控制信號控制驅動電路進行正向掃描或反向掃描;節點信號控制模塊、輸出控制模塊、第一穩壓模塊、第一下拉模塊、第二下拉模塊以及漏電控制模塊,所述漏電控制模塊與所述正反向掃描控制模塊、所述第一下拉模塊、第二下拉模塊連接,用于維持正反向掃描控制模塊的輸出信號的電平。本申請實施例通過在驅動電路中增加漏電控制模塊以減少第一節點漏電的路徑,從而提高第一節點的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驅動電路、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液晶顯示裝置作為電子設備的顯示部件已經廣泛的應用于各種電子產品中,而陣列基板行驅動(Gate Driver On Array,GOA)電路是液晶顯示裝置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GOA驅動是利用現有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陣列(Array)制程將行掃描驅動信號電路制作在陣列(Array)基板上,實現對行(Gate)逐行掃描的驅動方式的一項技術。
GOA驅動電路分為NMOS電路,PMOS電路以及CMOS電路。NMOS電路相比于CMOS電路由于省去PP(P摻雜)這一層光罩及工序,對于提高良率以及降低成本都大有裨益,所以開發穩定的NMOS電路具有現實的產業需求。
NMOS TFT載流子為電子,遷移率較高,器件相對與PMOS(載流子為空穴)較容易損傷,表現在面板上就是產品的高溫信賴性不足,當前ITP的面板通常需要在一幀內插入若干個觸控期(TP Term),用于實現觸摸功能,但是NMOS GOA通過Q點的電容維持級傳所需要的高電位,但是薄膜晶體管(TFT)并不是理想器件,即使在關態的情況下,依然會存在一定的漏電流;觸控期(TP Term)持續時間較長,觸摸面板(TP)的暫停級需要維持高電位的時間就會很長,因此降低了GOA的級傳穩定性。容易出現GOA驅動失效,出現分屏現象,尤其是內嵌式觸控面板(In-Cell Touch Panel,ITP),在TP暫停級更容易出現分屏現象。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驅動電路、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以提高驅動的穩定性。
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驅動電路,其中的驅動電路包括多個級聯的驅動單元,第一級驅動單元包括:
正反向掃描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正向掃描控制信號控制所述驅動電路進行正向掃描或根據反向掃描控制信號控制所述驅動電路進行反向掃描;
節點信號控制模塊,用于根據第二級驅動單元的時鐘信號和第三級驅動單元輸出的柵極驅動信號,控制所述驅動電路在異常工作階段輸出柵極驅動信號;其中,驅動電路輸出的柵極驅動信號的電平小于預設電平,所述第二級驅動單元為第一級驅動單元的上一級驅動單元,所述第三級驅動單元為第一級驅動單元的下一級驅動單元;
輸出控制模塊,位于第一節點和第一級驅動單元的輸出端之間,用于在驅動電路進行正向掃描或反向掃描期間,控制輸出第一級柵極驅動信號;其中,所述第一節點為所述正反向掃描控制模塊輸出端的節點;
第一穩壓模塊,與所述正反向掃描控制模塊和輸出控制模塊連接,用于維持正反向掃描控制模塊的輸出信號的電平;
第一下拉模塊,用于下拉第二節點的電平;
第二下拉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節點信號控制模塊提供的控制信號下拉所述第一節點處的電壓以及第一級驅動單元輸出端處的電壓;
漏電控制模塊,與所述正反向掃描控制模塊、所述第一下拉模塊、第二下拉模塊連接,用于維持正反向掃描控制模塊的輸出信號的電平。
在本申請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漏電控制模塊包括第一薄膜晶體管、第二薄膜晶體管以及第三薄膜晶體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118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