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廢棄青柿子的土壤重金屬吸附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1134.2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15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樊在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關村思源生態健康技術應用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1J20/24 | 分類號: | B01J20/24;B01J20/30;B09C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愛智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王瑩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區中***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廢棄 柿子 土壤 重金屬 吸附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廢棄青柿子的土壤重金屬吸附劑及其制備方法,涉及重金屬吸附劑技術領域,所述的土壤處理重金屬吸附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分:青柿子800?1200份、復合酶0.040?0.080份、水1600?2400份、草木灰24000?36000份、生物炭24000?36000份;所述的復合酶包括纖維素酶和果膠酶。本發明提供的基于廢棄青柿子的土壤重金屬吸附劑,具有強還原性,吸附鉛和銅離子的能力強,吸附過程中可將高價態的鉛離子或銅離子還原成零價金屬,對鉛和銅的最大吸附量分別可以達到151.35mg/g和61.19mg/g;吸附效率受環境溫度的影響小,吸附過程不需要控溫。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重金屬吸附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廢棄青柿子的土壤重金屬吸附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土壤重金屬污染物主要有汞、鎘、鉛、銅、鉻、砷、鎳、鐵、錳、鋅等。這些重金屬污染物在土壤中一般不易隨水淋溶,不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相反,生物體可以富集重金屬,常常使重金屬在土壤環境中逐漸積累,甚至某些重金屬元素在土壤中還可以轉化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還有的通過食物鏈以有害濃度在人體內蓄積,嚴重危害人體健康。重金屬對土壤環境的污染與水環境的污染相比,其治理難度更大,污染危害更大。
目前國內外治理方法大致有活性炭吸附法,生物降解法,改性膨潤土吸附法及光催化劑降解法等,上述方法普遍存在著物料消耗量大,處理時間長,成本高等缺點。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廢棄青柿子的土壤重金屬吸附劑,所述的土壤處理重金屬吸附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分:青柿子800-1200份、復合酶0.040-0.080份、水1600-2400份、草木灰24000-36000份、生物炭24000-36000份;所述的復合酶包括纖維素酶和果膠酶。
優選地,所述的纖維素酶和果膠酶的重量份數比為5:3。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土壤處理重金屬吸附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分:青柿子800份、復合酶0.040份、水1600份、草木灰24000份、生物炭24000份。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土壤處理重金屬吸附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分:青柿子900份、復合酶0.050份、水1800份、草木灰27000份、生物炭27000份。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土壤處理重金屬吸附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分:青柿子1000份、復合酶0.06份、水2000份、草木灰30000份、生物炭30000份。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土壤處理重金屬吸附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分:青柿子1100份、復合酶0.070份、水2200份份、草木灰33000份、生物炭33000份。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土壤處理重金屬吸附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分:青柿子1200份、復合酶0.080份、水2400份份、草木灰36000份、生物炭36000份。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保護上述的土壤重金屬吸附劑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S1.將青柿子進行粉碎,制得青柿子碎塊,在其中加入水、復合酶,進行酶解,制得酶解后的青柿子碎塊;
S2.在步驟S1制得的酶解后的青柿子碎塊中,加入剩余的水,加熱至100℃,煮沸1min,冷卻靜置,加入草木灰、生物碳,混合均勻,制得土壤重金屬吸附劑。
步驟S1中所述的青柿子和水的重量份數比為1:1。
步驟S1中所述的酶解為溫度43-45℃下,酶解20-30分鐘。
本發明提供的基于廢棄青柿子的土壤重金屬吸附劑的使用方法:使用時,以重量份數計,將1份重金屬吸附劑與100份重金屬污染土壤,攪拌混合均勻。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關村思源生態健康技術應用研究所,未經中關村思源生態健康技術應用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113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字通道的校準裝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種耐高溫的斜紋帶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