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L型復合環槽切削刀具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0190.4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332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嚴萍;梁橋;辜興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黎陽國際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27/00 | 分類號: | B23B27/00;B23B27/06;B23B27/16;B23B1/00 |
| 代理公司: | 貴州派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龍超峰 |
| 地址: | 561102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切削 刀具 | ||
本發明提供一種L型復合環槽切削刀具及其切削加工方法,切削刀具包括刀桿、刀片和壓板,刀桿的一端作為刀頭,壓板使用螺栓與刀頭固定連接,刀片夾持于壓板與刀頭之間,刀片前后兩側分別設置有圓弧狀前刀刃和圓弧狀后刀刃,刀片左右兩側設置有一對相互平行的平直狀副刀刃,前刀刃左右兩側分別通過副刀刃與后刀刃左右連接成封閉環形的復合刀刃。切削加工方法包括先使用方頭刀具、圓頭刀具加工出外沉槽,再使用前述切削刀具一次加工成型內環槽以及對外沉槽進行精加工的步驟。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避免中途更換刀具,避免在切削面上產生接刀臺,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復合環槽內壁、底壁的表面粗糙度,提升了加工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L型復合環槽切削刀具。
背景技術
在各種機械零部件中,槽類特征要素十分常見,隨著人們對零部件使用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槽類特征的形狀越來越復雜,對于普通盲槽的加工,一般采用銑削或車削加工方式,然而,對于一類形狀復雜的L型復合環槽而言,該L型復合環槽主要由與外界環境連通的外沉槽和與外沉槽連通的內環槽組成,這類復合環槽的加工難度極大,一方面刀具難以伸入外沉槽內部對內環槽進行加工,內環槽的加工精度難以保證,另一方面,這類復合環槽的加工一般都需要采用多種類型的切削刀具采用多工序進行切削加工,在加工過程中,更換刀具會增大切削刀具的定位誤差,影響加工精度,切削面不能一次成型,會在兩次切削面之間形成接刀臺,影響復合環槽內壁或底壁的粗糙度精度。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L型復合環槽切削刀具。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L型復合環槽切削刀具,包括刀桿、刀片和壓板,所述刀桿的一端作為刀頭,所述壓板使用螺栓與所述刀頭固定連接,所述刀片夾持于所述壓板與刀頭之間,所述刀片前后兩側分別設置有圓弧狀前刀刃和圓弧狀后刀刃,所述刀片左右兩側設置有一對相互平行的平直狀副刀刃,所述前刀刃左右兩側分別通過副刀刃與所述后刀刃左右連接成封閉環形的復合刀刃。
所述刀片還設置有連通其上下兩端排屑槽。
所述刀桿內還設置有冷卻孔,冷卻孔的一端孔口處安裝有可調整方向的噴嘴,噴嘴對準所述前刀刃、后刀刃或副刀刃,冷卻孔的另一端孔口處設置有螺紋。
所述后刀刃半徑大于前刀刃半徑。
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使用如前所述的L型復合環槽切削刀具的L型復合環槽切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提供工件并將工件裝夾在機床主軸上;
步驟二:提供方頭刀具(7),所述方頭刀具(7)上設置有單一的平直狀主刀刃A,開啟機床,使工件隨著機床主軸旋轉,使所述主刀刃A沿著機床主軸軸向往復移動若干次,切除工件部分材料獲得外沉槽,并在所述外沉槽內壁和底壁上預留有粗加工余量;
步驟三:提供圓頭刀具(8),所述圓頭刀具(8)上設置有單一的圓弧狀主刀刃B,開啟機床,使工件隨著機床主軸旋轉,使所述主刀刃B沿著預設的精加工路徑往復移動若干次,切除工件部分材料,并在所述外沉槽內壁和底壁上預留有精加工余量;
步驟四:使用如前所述的L型復合環槽切削刀具,開啟機床,使工件隨著機床主軸旋轉,使所述復合刀刃沿著預設的仿形加工路徑往復移動若干次,切除工件部分材料及步驟三中所述精加工余量,在工件上獲得與所述外沉槽連通的內環槽,所述內環槽、外沉槽組成L型復合環槽。
步驟二中所述粗加工余量為1mm至2mm。
步驟三中所述精加工路徑是指:
使所述主刀刃B從所述外沉槽槽口邊沿的一側沿著其內壁和底壁移動至所述外沉槽槽口邊沿相對的另一側。
步驟三中所述精加工余量為0.15mm至0.3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黎陽國際制造有限公司,未經貴州黎陽國際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019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