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流體噴射的可視化立體動態3D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79679.X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438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勻;陳尚爽;李富柱;郭俊;胡喬;王旭;李瑞濤;何佩瑜;董正乾;朱奕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4C5/04 | 分類號: | B24C5/04;B24C9/00;B24C3/04;G01B11/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流體 噴射 可視化 立體 動態 檢測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流體噴射的可視化立體動態3D檢測裝置,包括:噴丸系統、拍攝系統、樣品臺系統、樣品傳遞機構和掃描分析系統;樣品臺系統包括一號夾板和二號夾板,一號夾板和二號夾板相對設置,一號夾板上從上至下設有若干第一隔板槽,二號夾板上從上至下設有若干第二隔板槽,若干第一隔板槽與若干第二隔板槽一一對應,相對應的第一隔板槽與第二隔板槽形成隔板槽組,樣品可插入并卡設在隔板槽組上;樣品傳遞機構用于在樣品系統上取放樣品,并能夠將樣品傳遞至掃描分析系統;掃描分析系統包括掃描儀和分析儀;本發明能夠有效地采集噴丸過程中的數據,通過對不同高度樣品的數據采集,擬合出立體的噴丸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設備性能檢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流體噴射的可視化立體動態3D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科技的更新換代,社會上各種加工技術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而人們對這些加工技術的檢測復原領域的研究還遠遠不夠。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深入研究加工技術工作機理及其理論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例如,噴丸加工在汽車、航空航天、航海等領域越來越普遍,噴丸加工方式包括:空化水射流噴丸,水射流噴丸、等離子噴丸和其他的一些流動性噴丸加工。然而,對于噴丸加工,人們只是應用其對相應的材料進行加工處理,而對于加工過程的具體情況卻知之甚少,也不確定噴丸過程中將所需加工的工件放置在距離噴丸機多遠的位置才是最合適的,因此,需要對加工情況進行全面檢測。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流體噴射的可視化立體動態3D檢測裝置,能夠有效地采集噴丸過程中的數據,通過對不同高度樣品的數據采集,擬合出立體的噴丸情況。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上述技術目的的。
一種流體噴射的可視化立體動態3D檢測裝置,包括:噴丸系統、拍攝系統、樣品臺系統、樣品傳遞機構和掃描分析系統;
所述樣品臺系統包括一號夾板和二號夾板,所述一號夾板和所述二號夾板相對設置,所述一號夾板上從上至下設有若干第一隔板槽,所述二號夾板上從上至下設有若干第二隔板槽,若干所述第一隔板槽與若干所述第二隔板槽一一對應,相對應的所述第一隔板槽與所述第二隔板槽形成隔板槽組,樣品可插入并卡設在所述隔板槽組上;
所述噴丸系統用于對所述樣品臺系統上的樣品進行噴丸加工;
所述拍攝系統包括高速攝像機,所述高速攝像機能夠拍攝所述樣品臺系統上的樣品;
所述樣品傳遞機構用于在所述樣品臺系統上取放樣品,并能夠將所述樣品傳遞至所述掃描分析系統;
所述掃描分析系統包括掃描儀和分析儀,所述掃描儀用于對完成噴射加工的樣品進行掃描,所述掃描儀和所述高速攝像機均與所述分析儀連接,所述分析儀對所述掃描儀和所述高速攝像機傳遞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存儲,擬合出噴丸對樣品產生效果的立體情況。
進一步地,所述樣品傳遞機構包括支撐板、一號抽樣桿、二號抽樣桿、樣品夾具、四號支柱和連接桿;
所述一號抽樣桿和所述二號抽樣桿同高度設置于所述支撐板上,并能夠進行上下和前后運動,所述樣品夾具通過所述連接桿安裝于所述四號支柱上,所述樣品夾具能夠夾取所述一號抽樣桿和所述二號抽樣桿上的樣品,所述連接桿能夠移動所述樣品夾具。
進一步地,所述噴丸系統包括三號支柱、承物架、噴丸容器、噴丸導管和噴嘴,所述承物架安裝于所述三號支柱上,所述噴丸容器安裝于所述承物架上,所述噴丸容器通過所述噴丸導管與所述噴嘴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噴丸系統還包括噴嘴夾具,所述噴嘴安裝于所述噴嘴夾具上,所述噴嘴夾具能夠控制所述噴嘴的水平位置及其高度。
進一步地,所述拍攝系統還包括連接裝置,所述連接裝置安裝于所述承物架上,所述高速攝像機安裝于所述連接裝置上,所述連接裝置能夠調整所述高速攝像機的拍攝角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7967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