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小麥米粒內雜物抖動式分離磨粉裝置及磨粉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79443.6 | 申請日: | 2018-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445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宏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宏國 |
| 主分類號: | B02C4/08 | 分類號: | B02C4/08;B02C4/30;B02C4/42;B02C4/28;B02C23/08;B02C23/18;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30050 甘肅省蘭州***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麥 米粒 雜物 抖動 分離 磨粉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小麥米粒內雜物抖動式分離磨粉裝置,包括箱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底部的四個直角處均固定連接有支撐腿(2),所述箱體(1)的頂部插接有進料管(3),所述箱體(1)內壁的一側設置有雜粒分離機構(4),所述箱體(1)內壁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波浪式連續抖動機構(5),所述箱體(1)的一側鑲嵌有雜葉排離機構(6),所述雜葉排離機構(6)底部開設的通口內套接有磨粉裝置(7);
所述雜粒分離機構(4)包括驅動電機(401),所述驅動電機(401)的底部與箱體(1)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驅動電機(401)的輸出端套接有主動輪(402),所述主動輪(402)通過皮帶(415)與其上方的從動輪(403)傳動連接,所述從動輪(403)的軸心處穿插有轉軸(414),所述轉軸(414)的兩端分別與箱體(1)內壁的前后兩側活動連接,所述轉軸(414)上套接有推動盤(404),所述轉軸(414)穿插在遠離推動盤(404)的軸心處,所述箱體(1)內壁的一側開設有滑槽(405),所述滑槽(405)內壁的頂部和底部通過滑桿(406)連接,所述滑槽(405)內且套接在滑桿(406)上滑動連接有滑塊(407),所述滑桿(406)上且位于滑塊(407)的下方套接有復位彈簧(408),所述復位彈簧(408)的兩端分別與滑塊(407)的底部和滑槽(405)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滑塊(407)的一側與傾斜箱(409)的一側固定連接,且進料管(3)的底端插接在傾斜箱(409)的頂部,所述傾斜箱(409)底部開設的開口內設有過濾網(410),所述傾斜箱(409)的底部且位于開口處固定連接有斜擋板(411),所述箱體(1)內壁的一側且位于過濾網(410)的正下方固定連接有出料套(412),所述箱體(1)的底部且位于出料套(412)的下方開設有出料口(413),所述推動盤(404)側表面的頂部搭接在傾斜箱(409)底部的一側;
所述波浪式連續抖動機構(5)包括主動軸(501)和從動軸(502),所述主動軸(501)和從動軸(502)的兩端分別與箱體(1)內壁前后兩側的左右兩端活動連接,所述主動軸(501)與從動軸(502)上均套接有皮帶輪(503),且兩個皮帶輪(503)通過傳動帶(504)傳動連接,所述傳動帶(504)的表面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弧面推塊(505),所述主動軸(501)上套接有從傳輪(506),所述從傳輪(506)通過聯動帶(507)與其下方的雙皮帶輪(508)傳動連接,所述雙皮帶輪(508)的一側與主動齒輪(509)一側的軸心處固定連接,所述主動齒輪(509)的軸心處穿插有U形桿(510),所述U形桿(510)的底端與箱體(1)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雙皮帶輪(508)通過軸帶(511)與驅動電機(401)輸出端上套接的帶動輪(512)傳動連接,所述箱體(1)內壁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安裝套(513),所述安裝套(513)內壁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滑軌(514),所述滑軌(514)內壁的頂部和底部通過導向桿(515)連接,所述滑軌(514)內且套接在導向桿(515)上滑動連接有導向塊(516),且兩個導向塊(516)相對的一側通過連接板(517)連接,所述連接板(517)的頂部通過緩沖彈簧(518)與安裝套(513)內壁的頂部活動連接,所述連接板(517)的底部通過三叉板(522)分別與傾斜槽(519)的兩側固定連接,所述傾斜槽(519)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弧面震動塊(520),所述弧面推塊(505)與弧面震動塊(520)嚙合,所述三叉板(522)上設置有撥動裝置(521),所述撥動裝置(521)套接在傾斜槽(519)內;
所述撥動裝置(521)包括三相異步電機(5211),所述三相異步電機(5211)的一側固定連接在三叉板(522)的一側,所述三相異步電機(5211)的輸出端套接有第一齒輪(5212),所述第一齒輪(5212)與第二齒輪(5213)嚙合,所述第二齒輪(5213)的軸心處穿插有聯動軸(5214),所述聯動軸(5214)的兩端分別與三叉板(522)的兩側活動連接,所述第一齒輪(5212)與第二齒輪(5213)一側的軸心處均固定連接有主驅動輪(5219),且兩個主驅動輪(5219)分別與兩個從驅動輪(52110)傳動連接,所述從驅動輪(52110)的軸心處穿插有轉動桿(5215),且兩個轉動桿(5215)的兩端分別與三叉板(522)的兩側活動連接,且兩個轉動桿(5215)上均套接有圓盤(5216),且兩個圓盤(5216)的側表面分別固定連接有若干個撥動桿(5217)和若干個推動片(5218);
所述雜葉排離機構(6)包括排葉箱(601),所述排葉箱(601)鑲嵌在箱體(1)的一側,所述排葉箱(601)內壁的頂部和底部均通過連桿(602)分別與第一軸承(603)側表面的頂部和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軸承(603)內穿插有軸桿(604),所述軸桿(604)的兩端均套接有抽風葉(605),所述軸桿(604)上套接有第一帶輪(606),所述第一帶輪(606)通過驅動帶(607)與其下方的第二帶輪(608)傳動連接,所述驅動帶(607)穿插在排葉箱(601)的底部,所述第二帶輪(608)的軸心處穿插有驅動連軸(609),所述驅動連軸(609)的一端與箱體(1)內壁的一側活動連接,所述驅動連軸(609)的另一端從右到左依次貫穿磨粉裝置(7)和第二軸承(610)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第二軸承(610)側表面的底部通過支撐板(611)與箱體(1)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驅動連軸(609)的另一端套接有紋路套(612),所述紋路套(612)與其下方的從動齒輪(613)嚙合,所述從動齒輪(613)的軸心處穿插有連接軸(614),所述連接軸(614)的兩端分別與箱體(1)內壁的前后兩側活動連接,所述主動齒輪(509)與從動齒輪(613)嚙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宏國,未經劉宏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7944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