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激光雷達數據的無人機電力數據檢校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79288.8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71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杭帥;霍福廣;曹闖;吉程;高圣達;黃延慶;丁祖善;王一丁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徐州供電分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1/10 | 分類號: | G05D1/10;G01S7/497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聯專利事務所 32220 | 代理人: | 許靜 |
| 地址: | 22100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激光雷達 數據 無人機 電力 校方 | ||
1.一種基于激光雷達數據的無人機電力數據檢校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檢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檢校場地的選取:
通過軟件地圖選取合適的檢校場地,檢驗場必須具有適合檢校的檢核條件;進行控制點布設;
步驟二、檢校航線的規劃;
合理的規劃多條航線,確認每個航線的飛行順序和飛行高度,以及飛行參數;
步驟三、檢校數據的飛行;
在控制點的位置提前15分鐘架設基站,待基站穩定以后開始激光數據的獲取;
步驟四、檢校參數的計算和核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激光雷達數據的無人機電力數據檢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驟一中,檢校場地的選取要滿足如下要求:
1)視野開闊,信號無遮擋,人流量少;
2)檢校場地內有建筑物,桿塔等特征物體;
3)交通便利,無大面積水域;
4)測區附近存在適合無人機起飛和降落的場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激光雷達數據的無人機電力數據檢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驟一中,控制點布設要求如下:
1)控制點均勻分布在飛行區域內;
2)控制點測量采用RTK測量方式進行測量;
3)控制點選取位置位置開闊有特征,方便基站架設和后續激光數據檢核;
4)控制點布設至少要滿足3個控制點。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激光雷達數據的無人機電力數據檢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驟二中,檢校航線的規劃要滿足如下要求:
1)航線之間數據重疊度大于百分之三十;
2)至少規劃6條航線,等井字型分布,高度航線交叉;
3)航線規劃覆蓋道路、建筑物等特征物體;
4)盡量在飛行區域的中間規劃有道路,方便后續激光數據檢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激光雷達數據的無人機電力數據檢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驟三中,檢校數據的飛行方式如下:
1)飛行前對設備和環境進行檢查;
2)架設RTK進行基站數據的獲取;
3)飛行中,按照規劃已經規劃好的航線和參數進行數據獲取,并且記錄好相關信息;
4)飛行完成以后,解算對應航線的點云數據,計算檢校參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激光雷達數據的無人機電力數據檢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驟四中,檢校參數計算如下:
1)Roll誤差:選取兩個同樣航高,但是方向相反的兩個航帶數據計算,
一般選取測區中間的道路數據作為計算依據;
計算公式:Roll=d/sw;
其中d代表兩個航帶數據的高度的差值;sw代表數據的航帶寬度;
2)Pitch誤差:選取兩個同樣航高,但是方向相反的兩個航帶數據計算:一般選取測區中間的尖頂房屋作為計算依據;
計算公式:Pitch =d/2/h;
其中d代表兩個航帶數據上的屋頂的距離差,因為屋頂的距離不一致,需要多次測量取平均值;h代表飛行的航高;
3)Heading誤差:選取兩個航高一致,且相互平行的數據計算。重疊區域選擇屋頂的位置作為計算依據;計算公式:Heading =d/2/s;其中d代表兩個航帶數據上的屋頂的距離差,因為屋頂的距離不一致,需要多次測量取平均值;s兩平行航跡之間的垂直間距。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激光雷達數據的無人機電力數據檢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驟四中,利用Terrasolid軟件計算檢校參數,應用到激光點云數據后,再和控制點數據進行比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徐州供電分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徐州供電分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7928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