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防抖裝置、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78496.6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400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4 |
| 發明(設計)人: | 許勇;趙立新;侯欣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格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225 | 分類號: | H04N5/225;H04N5/2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裝置 電子設備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用移動圖像傳感器芯片進行運動補償的光學防抖裝置、電子設備,其中,所述采用移動圖像傳感器芯片進行運動補償的光學防抖裝置,包括:圖像傳感器芯片、載板、下基板和形狀記憶合金驅動組件;所述圖像傳感器芯片固定設置于所述載板上,所述載板通過金屬線與下基板連接,以使得所述圖像傳感器芯片與外部電路電連通;所述圖像傳感器芯片與所述載板在形狀記憶合金驅動組件的驅動下在X、Y方向移動以及平面旋轉,以進行光學防抖的運動補償。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采用圖像傳感器芯片做運動補償,所述圖像傳感器芯片通過金屬鍵合和/或倒裝鍵合的方式與外部電路電學連通,結構簡單,能夠改善圖像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圖像成像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采用移動圖像傳感器芯片進行運動補償的光學防抖裝置、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在手持式便攜式智能設備進行拍照時,人體的生理性顫動是無法避免的,這種生理性顫動無法通過訓練克服,使手持式便攜式智能設備在拍照時不可避免的會隨著人體進行抖動,從而導致圖像質量下降,最明顯的表現為拍照得到的圖像模糊、不清晰。
現有手持式便攜智能設備在攝像頭模組內使用可以在XY軸方向運動的鏡頭組件,從而達到對人體的生理性顫動進行補償的目的,得到高質量圖像。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消費者對圖像的追求不斷提高,現有手持式便攜智能設備的攝像頭模組因為圖像傳感器的增大而導致鏡頭等比例增大,變重。傳統的使鏡頭在XY軸方向進行移動補償的方法已經越來越難以推動沉重的鏡頭。且鏡頭在XY軸方向進行移動補償的方法可補償的角度已經無法滿足客戶對圖像質量的需求。
而現有技術中,通過圖像傳感器芯片移動式所提供的的光學防抖方法結構復雜,大多應用于單反數碼相機中,鮮有量產于手持式便攜智能設備的案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移動圖像傳感器芯片進行運動補償的光學防抖裝置、電子設備,解決傳統技術中使鏡頭在XY軸方向進行移動補償,因為鏡頭的重量較重,難以推動和體積較大,難以滿足某些角度的補償,因為不足以滿足較高圖像質量要求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用移動圖像傳感器芯片進行運動補償的光學防抖裝置,包括:
圖像傳感器芯片、載板、下基板和形狀記憶合金驅動組件;
所述圖像傳感器芯片固定設置于所述載板上,所述載板通過金屬線與下基板連接,以使得所述圖像傳感器芯片與外部電路電連通;
所述圖像傳感器芯片與所述載板在形狀記憶合金驅動組件的驅動下在X、Y方向移動以及平面旋轉,以進行光學防抖的運動補償。
優選地,所述金屬線通過鍵合和/或焊接方式連接所述載板和所述下基板。
優選地,所述載板上還設置有:電容單元和/或電阻單元和/或電感單元和/或輔助芯片,及電路布線單元;
所述電路布線單元適于實現所述圖像傳感器芯片與所述電容單元和/或電阻單元和/或電感單元和/或輔助芯片的電性連接;
所述金屬線的數量少于圖像傳感器芯片的焊盤數量。
優選地,所述載板上還設置有:回彈部件;
所述形狀記憶合金驅動組件適于在通電的情況下,發生形變,以驅動所述圖像傳感器芯片在X、Y方向移動以及平面旋轉,以進行運動補償;
所述回彈部件適于在所述形狀記憶合金驅動組件斷電的情況下,通過回彈力帶動所述圖像傳感器芯片與恢復原位。
優選地,所述形狀記憶合金驅動組件包括:形狀記憶合金絲,所述形狀記憶合金絲一端電性連接所述載板,另一端電性連接所述圖像傳感器芯片下方的所述下基板,以與外部電路電學連通;所述形狀記憶合金絲至少為兩根。
優選地,所述回彈部件包括:內安裝框和撓曲部;
所述內安裝框固定連接于所述載板上,所述內安裝框的外圈適于引出所述撓曲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格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經格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7849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