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干眼檢查裝置的電動收放機構和電動調節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78421.8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410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奕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康華瑞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3/135 | 分類號: | A61B3/135 |
| 代理公司: | 重慶上義眾和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譚勇 |
| 地址: | 40070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查 裝置 電動 機構 調節 | ||
一種干眼檢查裝置的電動收放機構和電動調節機構,包括裂隙燈光學體和裂隙燈彎臂,還包括電動收放機構、電動調節機構和干眼檢查裝置;電動收放機構的固定部安裝在裂隙燈本體上;第一驅動裝置的輸出部帶動電動收放機構的轉動部轉動;電動調節機構的固定部安裝在電動收放機構轉動部上,干眼檢查裝置連接在電動調節機構的滑動部上;第二驅動裝置的輸出部帶動電動調節機構的滑動部沿軸線方向移動。設置的第二驅動裝置和調節機構,在計算機控制下根據不同的干眼檢查項目(淚膜破裂檢查、瞼板腺檢查、脂質層檢查、淚河高度檢查等),干眼檢查裝置自動移動到各自的工作位置,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設備領域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干眼檢查裝置的電動收放機構和電動調節機構。
背景技術
眼睛是人類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腦中大約有80%的知識都是通過眼睛獲取的。讀書認字、看圖賞畫、看人物、欣賞美景等都要用到眼睛。
干眼癥是最為常見的、發病率高的眼表疾病。它在中國的發病率20~36%,近年其發展趨勢由于用眼頻率的增大,用眼時間的增長,呈現明顯增長趨勢,研究這個疾病對人類的身體健康具有現實重要意義。
干眼的各項檢查,包括:淚河高度測量、淚膜破裂時間測量、瞼板腺分析、脂質層評估、眼緣分析、眼紅分析等
能完成以上干眼檢查項目的儀器有三類:第一類是在原角膜地形圖儀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儀器;第二類是在原裂隙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儀器,有附加的干眼檢查角膜投影裝置;第三種專門進行干眼檢查儀器,它只能進行干眼項目檢查,不具有其它功能。
以下對第二類,裂隙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儀器進行說明。
裂隙燈顯微鏡(簡稱裂隙燈),是眼科檢查必不可是少的重要儀器,也是眼科常規檢查的用途第一廣泛的基礎儀器,眼科診療及眼科保健、驗光配鏡等行業國家要求強制配置裂隙燈。
干眼檢查角膜投影裝置(以下簡稱干眼裝置)附加在裂隙燈上,工作時放置在眼睛與裂隙燈光學體之間,干眼裝置光軸與裂隙燈成像光軸重合,操作者用該裝置對眼表進行照明(可見光和紅外光照明)或者對眼表投影照明圖形 (Placido圓環等)。
現有的干眼裝置,在進行干眼癥各個項目檢查時,為了滿足基本檢查條件,以及達到較好效果,干眼裝置與人眼眼表距離是不同的,有靠近人眼眼表位置A;有遠離人眼眼表位置C;以及A與C之間的位置B,位置A、B、C都是干眼裝置的“工作位置”。此外還有“非工作位置”的位置D:干眼裝置在不進行干眼檢查時放置的位置,在此位置干眼裝置不影響裂隙燈其它功能的正常使用。
在具體使用過程中,該干眼裝置的調節移動和收放轉動情況如下:
1.用裝置進行干眼各項目的檢查,如前述裝置與人眼眼表距離是不同,需要裝置移動到相應的位置,例如進行淚膜破裂檢查時需要移動到位置A,脂質層檢查、淚河高度檢查需要移動到位置B,瞼板腺檢查需要移動到位置C。每次干眼檢查都需要頻繁的在位置A、B、C之間移動。
2.使用裂隙燈自身功能時,需要把裝置從工作位置A(或者B、C)轉動到非工作位置D;使用干眼裝置進行檢查時,又需要把裝置從非工作位置D轉動到工作位置A(或者B、C)。
以上干眼裝置采用手動進行調節移動和收放轉動,有以下缺點:
a.從工作位置B、C直接轉動到非工作位置D,干眼裝置與裂隙燈造成碰撞,造成設備損壞;
b.從非工作位置D直接轉動到工作位置A,容易導致裝置同病人面部碰撞,帶來損傷;
c.操作不對導致的位置錯誤,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d.要保證以上問題不發生,醫生需專業操作,過程較復雜,增加工作強度和工作難度;
e.每次使用時都要用手去接觸裝置,容易造成不同操作者之間的二次感染,不易對操作者進行保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康華瑞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康華瑞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7842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