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機艙內聯動遙感設備實時處理遙感數據的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76735.4 | 申請日: | 2020-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954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8 |
| 發明(設計)人: | 潘潔;吳亮;朱金彪;邱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J3/28 | 分類號: | G01J3/28;G01J3/02;B64D47/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劉歌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艙 聯動 遙感 設備 實時處理 數據 裝置 方法 | ||
一種機艙內聯動遙感設備實時處理遙感數據的裝置及方法,該裝置包括至少兩個遙感設備和計算機單元,遙感設備和計算機單元均通過防震單元設置在飛機上,實現縱向上減振和橫向上不晃動;其中,所述防震單元包括:地軌組件,設置在飛機上;防振座,設置在地軌組件上;以及設備連接件,用于遙感設備或計算機單元與防振座連接。本發明通過計算機遠程控制,實現聯動遙感設備、遙感數據傳輸及遙感數據實時處理等功能,在飛機的定點座位上能控制多個遙感設備,安全且節省了備份、處理數據的時間,能夠快速完成遙感任務,提高航空遙感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遙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機艙內聯動遙感設備實時處理遙感數據的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有人機航空遙感是指在飛機機艙內安裝一臺遙感設備,在飛行過程中由遙感技術人員操作這臺設備,并使用該設備采集相應的遙感數據,等到返航以后將數據拷出來交給數據處理人員處理。傳統遙感飛機機艙內的空間都比較小,一般只能安裝一臺遙感設備,不能同時獲取多源遙感數據;另外,傳統航空遙感機上只負責采集數據,然后等飛機降落后,將數據拿到賓館,使用遙感軟件處理數據,最后提交成果。由于不能在機上實時處理數據,增加了往返賓館及在賓館處理數據的時間,導致航空遙感效率不高;對于多臺遙感設備,則需要多個人上飛機操作,才能完成任務,增加了多個人飛機上來回走動的危險,不利于操作員的安全;另外,不能實時處理數據,增加了數據拷貝及數據處理的時間。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種機艙內聯動遙感設備實時處理遙感數據的裝置及方法,以期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的至少之一。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作為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機艙內聯動遙感設備實時處理遙感數據的裝置,包括至少兩個遙感設備和計算機單元,遙感設備和計算機單元均通過防震單元設置在飛機上,實現縱向上減振和橫向上不晃動;
其中,所述防震單元包括:
地軌組件,設置在飛機上;
防振座,設置在地軌組件上;以及
設備連接件,用于遙感設備或計算機單元與防振座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機艙內聯動遙感設備實時處理遙感數據的裝置方法,包括:
利用在飛機上安裝好的如上所述的裝置實現多個遙感設備聯動;
在飛行過程中將遙感設備獲取的數據傳輸到計算機單元上;
飛行過程中使用數據處理軟件實時處理遙感數據,即完成了遙感數據的實時處理。
基于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的機艙內聯動遙感設備實時處理遙感數據的裝置及方法相對于現有技術至少具有以下優勢之一:
1、通過計算機終端遠程控制多個遙感設備,不需要多個人上飛機操作,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完成以前多個人才能完成的任務;
2、操作員在定點座位上進行操作,避免了傳統情況下操作員為了操作多個設備在飛機上來回走動的危險,確保了操作員的安全;
3、操作員在飛行過程中可以完成數據傳輸及數據處理,省去了數據處理人員在地面拷貝數據和處理數據這些流程,從而節省了時間;
4、將遙感設備、計算機終端、顯示器、逆變器與座椅地軌固連,取代了在飛機機艙地板上先鉆孔再連接的常規操作,避免對地板造成損傷及多余結構,確保了裝置的穩定性;
5、本發明通過計算機遠程控制,實現聯動遙感設備、遙感數據傳輸及遙感數據實時處理等功能,在飛機的定點座位上能控制多個遙感設備,安全且節省了備份、處理數據的時間,能夠快速完成遙感任務,提高航空遙感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7673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圈裝置、相機裝置及電子設備
- 下一篇:一種隔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