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低成本的除塵用金屬濾袋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574446.0 | 申請日: | 2020-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39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許勇毅;劉政輝;劉艇安;孟濤;鄒鵬;邢小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電華創(chuàng)電力技術研究有限公司;安徽淮南平圩發(fā)電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6/00 | 分類號: | B01D46/00;B01D46/02;B01D39/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王懷瑜 |
| 地址: | 200086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成本 除塵 金屬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低成本的除塵用金屬濾袋,包括細濾層和粗濾層,所述細濾層位于所述粗濾層的內(nèi)側,所述細濾層為過濾結構,所述粗濾層為支撐和透氣結構,所述細濾層包括316L不銹鋼金屬纖維氈,所述粗濾層包括446不銹鋼或耐高溫碳鋼金屬纖維氈。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既保證了除塵效率,又大大減少金屬濾袋生產(chǎn)成本,便于廣泛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除塵用金屬濾袋領域,尤其是涉及低成本的除塵用金屬濾袋。
背景技術
濾袋除塵設施具有除塵效率高、結構簡單、性能穩(wěn)定等優(yōu)點,然而由于濾袋本身物理性能導致其工作溫度相對較低,最大耐溫極限不超過200℃,限制了濾袋除塵設施的應用范圍。金屬濾袋在兼具布袋除塵器除塵效率高、性能穩(wěn)定的基礎上,具有抗氧化、抗硫化、強度高、易清洗的、工作溫度范圍大(200~800℃)等優(yōu)點成為當前研究熱點。然而目前金屬濾袋為保證其強度以及耐蝕性能,使用材質(zhì)通常為316L不銹鋼,導致濾袋成本較高,限制了金屬濾袋的廣泛應用。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金屬濾袋采用316L不銹鋼造成的成本高的缺陷而提供一種低成本的除塵用金屬濾袋。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一種低成本的除塵用金屬濾袋,包括細濾層和粗濾層,所述細濾層位于所述粗濾層的內(nèi)側,所述細濾層為過濾結構,所述粗濾層為支撐和透氣結構,所述細濾層包括316L不銹鋼金屬纖維氈,所述粗濾層包括446不銹鋼或耐高溫碳鋼金屬纖維氈。
進一步地,所述316L不銹鋼金屬纖維氈,為采用316L不銹鋼金屬纖維,經(jīng)過800至1100攝氏度燒結制成的316L不銹鋼金屬纖維氈。
進一步地,所述446不銹鋼和耐高溫碳鋼金屬纖維氈的表面均覆有電鍍層。
進一步地,所述電鍍層為鉻鍍層。
進一步地,所述鉻鍍層為采用第一電鍍液配方獲取的鉻鍍層,所述第一電鍍液配方具體為:鉻酸酐80~89wt%、硝酸鈉2~3wt%、硼酸5~7wt%;電鍍工藝條件為:電流密度25~35A/dm2、溫度為15~40℃。
進一步地,所述電鍍層為Ni-P鍍層。
進一步地,所述Ni-P鍍層為采用第二電鍍液配方獲取的Ni-P鍍層,所述第二電鍍液配方具體為:硫酸鎳67~72wt%、氯化鎳9~12wt%、硼酸8~10wt%、亞磷酸8~10wt%;電鍍工藝條件為:pH為0.8~1.2、電流密度2.5~3.5A/dm2、溫度為65~75℃。
進一步地,所述除塵用金屬濾袋為梯級濾料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高溫碳鋼金屬纖維氈為Q235金屬纖維氈或Q195金屬纖維氈。
進一步地,所述粗濾層的厚度大于所述細濾層的厚度。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采用價格較為低廉的446鋼或耐高溫碳鋼作為金屬濾袋粗濾層基體材料,采用316L不銹鋼金屬纖維氈作為細濾層材料,既保證了除塵效率,又大大減少金屬濾袋生產(chǎn)成本,便于廣泛應用;
(2)本發(fā)明采用的鉻鍍層和Ni-P合金電鍍鍍層,且采用特定的電鍍配方,鍍層均勻性好,熱穩(wěn)定性高,防腐耐磨效果較好;
(3)本發(fā)明采用經(jīng)過800至1100攝氏度燒結制成的316L不銹鋼金屬纖維氈,保證了抗氧化、抗硫化、強度高、工作溫度范圍大(200~800℃)等優(yōu)點;
(4)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對不同的粗濾層材料,提供了不同的細濾層和粗濾層的厚度比,保證了濾層效率,且不同方案粗濾層的厚度均大于細濾層的厚度,進一步體現(xiàn)生產(chǎn)成本低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電華創(chuàng)電力技術研究有限公司;安徽淮南平圩發(fā)電有限責任公司,未經(jīng)中電華創(chuàng)電力技術研究有限公司;安徽淮南平圩發(fā)電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744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