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限制電網降負荷速率的需求響應控制方法、系統及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72891.3 | 申請日: | 2020-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975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金鑫;肖勇;羅鴻軒;王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14 | 分類號: | H02J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楊小紅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市蘿崗區科***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限制 電網 負荷 速率 需求 響應 控制 方法 系統 設備 | ||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一種限制電網降負荷速率的需求響應控制方法、系統及設備接受來自電網的需求響應信息,計算參與需求響應設備的優先等級以及電網系統中的降負荷速率閾值,在中斷期間設備的降負荷速率低于降負荷速率閾值,直至滿足需求響應功率要求條件下,判斷是否執行設備需求響應,此需求響應的控制方法、系統及設備可以讓需求響應在電網的降負荷速率在一定范圍內執行,改善自動需求響應引起的負荷驟降對電網安全運行帶來的壓力,也兼顧用戶的用電需求和電網對電力供需平衡的需求,也解決了電網的需求側管理中出現用電負荷曲線驟情況,電網的發電機組無法調節此驟降能力導致電網失衡無法正常運行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電網管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限制電網降負荷速率的需求響應控制方法、系統及設備。
背景技術
智能電網是未來電網發展的方向,需求響應是智能電網技術中重要技術之一。隨著智能電網建設的不斷推進以及居民側用電持續上升,易在冬夏產生較大的電網峰荷,增大峰谷差對電網的穩定運行造成影響。兒需求響應可以減少或推移某時段的用電負荷,減少峰谷差,保障智能電網中的電力供應穩定。
相比于外國,我國需求響應技術起步較晚,在部分省市進行了試點項目的運行,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例如:以江蘇為例,從2002年至2004年江蘇通過需求側管理減少拉閘限電90%,保證智能電網穩定供電。
目前針對需求響應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但是新的問題也出現了。如用戶獲取電網的需求響應信息參與需求響應獲得價格優勢或激勵,可能會導致在需求響應開始后一段時間內,大量用戶同時中斷用電設備參與需求響應,造成用電負荷曲線驟降。現有智能電網的發電機組的爬坡率代表了發電機組升、降負荷的能力,其數值大小是有限制的,若用電負荷曲線驟降,超過發電機組爬坡率的調節能力,則容易導致電網失衡,影響電網正常運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限制電網降負荷速率的需求響應控制方法、系統及設備,用于解決電網的需求側管理中出現用電負荷曲線驟情況,電網的發電機組無法調節此驟降能力導致電網失衡無法正常運行的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限制電網降負荷速率的需求響應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獲取電網需求響應的數據信息,所述數據信息包括需求響應信息和可參與響應設備信息;
步驟S2.根據所述需求響應信息和參與需求響應設備,從所述可參與響應設備信息獲取每個所述參與需求響應設備的工作功率;
步驟S3.根據設置的需求響應延遲時間,計算電網的降負荷速率閾值;
步驟S4.對未執行需求響應的所述參與需求響應設備根據優先級評價指數大小進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參與設備集以及優先等級最高的參與設備;
步驟S5.滿足需求響應條件下,判斷所述參與設備集中優先等級最高的參與設備是否執行需求響應,若是,該參與設備執行需求響應,該參與設備被中斷且去除該參與設備,執行步驟S6;若否,重復執行步驟S5;
步驟S6.若已執行需求響應的所有參與設備的工作功率之和大于所述需求響應信息的功率降低要求的功率,需求響應結束;若已執行需求響應的所有參與設備的工作功率之和不大于所述需求響應信息的功率降低要求的功率,執行步驟S2;
其中,所述需求響應信息包括需求響應的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和功率降低要求的功率。
優選地,所述需求響應條件包括:
參與設備執行需求響應的時刻位于需求響應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之間;
從所述參與設備集中選取優先等級最高的參與設備,計算該優先等級最高的參與設備的降負荷速率,且該優先等級最高的參與設備的降負荷速率不大于所述降負荷速率閾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7289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維生素D補鈣軟膠囊的加工配方
- 下一篇:一種電網諧振點檢測裝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