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爆轟驅動激波風洞的雙向爆轟驅動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72496.5 | 申請日: | 2020-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932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胡宗民;韓桂來;韓子健;彭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M9/04 | 分類號: | G01M9/04;B64F5/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華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劍輝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驅動 激波 風洞 雙向 方法 | ||
1.一種爆轟驅動激波風洞的雙向爆轟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00,將激波風洞的兩端分別設為中焓試驗艙和高焓試驗艙,中間的連接管道由中焓試驗艙向高焓試驗艙方向,依次利用膜片間隔密封形成氣艙A、爆轟艙、氣艙B和加速艙;
步驟200,在氣艙A、氣艙B和加速艙內分別充入指定的試驗氣體,向爆轟艙內充入可燃氣體;并在中焓試驗艙和高焓試驗艙內分別布置相應的試驗體;
步驟300,點燃爆轟艙內的可燃氣體,形成的高溫高壓爆轟燃燒產物向右沖破膜片后進入氣艙A,形成右行入射激波,氣艙A內的試驗氣體經過激波壓縮加熱后形成中焓氣體,并進入中焓試驗艙后施加至試驗體上;
向左沖破膜片后進入氣艙B,形成左行入射激波,氣艙B內的試驗氣體經過激波加熱加速后,再沖破左側的膜片后進入加速艙,形成第二道左行入射激波,試驗氣體經過第二道左行入射激波的非定常膨脹加速后,形成高焓氣體進入高焓試驗艙內并施加至試驗體上;
步驟400,控制中焓氣體到達中焓試驗艙的速度或者到達氣艙A末端的溫度,及高焓氣體到達高焓試驗艙時的速度,即可通過一次爆轟波同時完成中焓和高焓兩種試驗;
中焓氣體進入中焓試驗艙時的溫度T5計算方式如下:
其中,T1和γ1代表所述氣艙A中試驗氣體初始充填狀態下的已知溫度和比熱比,Ms是入射激波運動馬赫數,P2為可燃氣體進入氣艙A后位于入射激波后的區域壓力,P5為中焓氣體進入中焓試驗艙時的壓力;T1和T2分別為氣艙A和爆轟艙的初始溫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向爆轟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焓氣體的焓值取值范圍為4.5~12.5MJ/kg,對應試驗氣流的速度范圍為3000~5000m/s;所述高焓氣體的焓值的取值范圍為12.5~50MJ/kg,對應氣流速度范圍為5000~10000m/s。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向爆轟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焓氣體達到中焓試驗艙的試驗有效時間△t1的最大值取決于反射激波進入氣艙A時的界面縫合條件,可燃氣體產生的膨脹波的波尾到達時間,界面縫合條件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變量a1和γ1代表所述氣艙A內試驗氣體的聲速和比熱比,a4和γ4代表爆轟艙中可燃氣體爆轟產物的聲速和比熱比,Ms代表入射激波的運動馬赫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向爆轟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爆轟艙的聲速a4計算過程為:首先確定可燃氣體的組分及各組分的百分比,然后通過一維爆轟反應流動數值方法計算出各組分數量與聲速a4的關系,即可得到聲速a4。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向爆轟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爆轟艙內初始可燃氣體的壓力P4i由可燃氣體點燃后的壓力P4計算得到,壓力P4的計算公式如下:
然后根據P4,通過一維爆轟反應流動數值方法即可反演計算出壓力P4i值,P1為內部實驗氣體的初始壓強。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向爆轟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
高焓氣體到達高焓試驗艙的試驗有效時間△t2的計算過程如下:
其中,VSCS為可燃氣體爆轟產物推動下的氣艙B中的試驗氣體進入加速艙時的速度,VSEW為左行入射激波進入加速艙后的第二道非定常膨脹波波尾傳播速度,L為高焓試驗艙到氣艙B和加速艙之間膜片的距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7249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