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在低溫二次加工性能優良的抗拉強度為370MPa級帶鋼及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72387.3 | 申請日: | 2020-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908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周文強;譚文;葛銳;胡厚森;肖厚念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鋼鐵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02 | 分類號: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C22C38/14;C21D1/00;C21D1/26;C21D6/00;C21D8/02;C21D9/573;C21D11/00;C22C33/0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 地址: | 430083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溫 二次 加工 性能 優良 抗拉強度 370 mpa 帶鋼 生產 方法 | ||
一種在低溫二次加工性能優良的抗拉強度為370MPa級帶鋼,其組分及wt%為:C:0.0008~0.0028%,Si:0.07~0.10%,Mn:0.30~0.50%,P:0.04~0.055%,S≤0.008%,Al:0.02~0.045%,Ti:0.02~0.06%,Nb:0.006~0.022%,B:0.0005~0.0013%,N≤0.002%;生產步驟:冶煉并澆鑄成坯;鑄坯加熱;粗軋;精軋;卷取;酸洗后冷軋;連續退火處理;緩冷;快速冷卻;時效處理;平整。本發明在保證力學性能前提下,使塑性應變比在1.8~2.0 r90,應變硬化指數在0.2~0.21 n90;二次加工脆性轉變溫度穩定在?60~?70℃,元素Ti及Nb量減少使成本降低不少于5%,鋼板表面無碳化邊及粘結缺陷,用于更嚴寒地區用汽車外覆蓋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用鋼及生產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在低溫二次加工性能優良的抗拉強度為370MPa級帶鋼及生產方法,其特別適用于北方嚴寒地區應用的汽車外覆蓋件高強鋼。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輕量化的發展,冷軋高強度鋼在汽車外覆蓋件用材上的比例越來越高。研究表明,約75%的油耗與整車質量有關,降低汽車質量就可有效降低油耗以及排放。汽車質量每下降10%,油耗下降8%,排放下降4%。而采用高強度鋼板,原厚度為1.0~1.2 mm的車身鋼板可減薄至0.7~0.8mm。
二次加工脆性是指鋼板在沖壓成型后,二次加工過程中因為受到低溫的沖擊而發生斷裂的現象。二次加工脆性的敏感程度通常用韌脆轉變溫度來表示。IF鋼的鋼質純凈,晶界上缺乏固溶的C和N,使得晶界間結合力大幅降低,造成無間隙原子鋼板在低溫受到高速變形時發生沿晶斷裂,即存在二次加工脆性現象。為了生產高強 IF 鋼,常采用添加P元素固溶強化處理,由于P容易在晶界偏析,使其二次加工脆性現象更為明顯,因此,如何有效提升材料的耐二次加工脆性,降低鋼板的韌脆轉變溫度,以滿足汽車工業發展的需求,成為了國內外一些鋼鐵企業和研究機構展開研究的課題。
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元素上有的由于均未將C元素與Ti、Nb元素進行匹配控制,在熱軋時晶界上容易析出大量的FePTiNb復合析出相,從而弱化產品的二次加工性能,使二次加工脆化溫度達不到-60℃或更低。工藝上較多技術采用罩式退火爐進行退火,采用罩式退火爐進行退火由于不僅成本較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容易在表面產生碳化邊及粘結等表面缺陷,不符合汽車外覆蓋件的表面質量要求,即不允許表面肉眼可見的影響表面完美的缺陷,如經檢索的以下專利文獻:
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610030716.1的文獻,公開了《一種采用罩式爐生產高強度冷軋超深沖鋼板的制造方法》,其化學成分質量百分比為:C≤0.006,Si≤0.30,Mn0.15~1.40,P≤0.08,S≤0.02,N 0.001~0.005,Al 0.03~0.06,B0.0003~0.002,Ti和Nb其加入量分別為:Ti-(48/14)N=(0.005~0.015)、Nb-(93/12)C=(0~0.03),余Fe和不可避免雜質;按上述成分冶煉、鑄坯;1100~1250℃加熱后軋制,在Ar3以上溫度的單相奧氏體區終軋;冷軋,冷軋壓下73%以上率;退火,全氫或氮氫罩式爐退火,溫度690-730℃;退火后平整。本發明鋼板強度級別達390MPa,具有高延伸率和r值和高抗二次加工脆性的能力,韌脆轉變溫度小于-40℃。然而,該鋼的Ti及 Nb的添加由于未受到S的限定,會影響韌脆轉變溫度;在工藝上采用罩式退火工藝,成本較高,表面容易產生碳化邊、粘結等表面缺陷,不符合汽車外覆蓋件的表面質量要求,同時該鋼韌脆轉變溫度相對高,不能滿足車身在-60℃以下低溫環境下的耐二次加工脆性要求,由于其不僅成本較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容易在表面產生碳化邊及粘結等表面缺陷,不符合汽車外覆蓋件的表面質量要求,即不允許表面肉眼可見的影響表面完美的缺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鋼鐵有限公司,未經武漢鋼鐵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7238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