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低溫粉末注射成形316L喂料及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71705.4 | 申請日: | 2020-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457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新房;侯春偉;楊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泛海統聯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3/22 | 分類號: | B22F3/22;B22F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低溫 粉末 注射 成形 316 喂料 制備 工藝 | ||
一種新型低溫粉末注射成形316L喂料及制備工藝,所述的喂料包含如下質量分數原料:316L不銹鋼粉末60?70%、高分子萘20?25%、硬脂酸5?10%、抗氧化劑1?5%、表面活性劑2?5%。此種喂料可打破德國巴斯夫公司的喂料技術壟斷,且擁有較好流動性且非常容易脫除,由于加工過程使用了特殊氮氣氛保護及合適的抗氧化劑使得喂料中粉末不會被氧化,高分子材料不會分解而增碳,全程安全環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低溫粉末注射成形316L喂料及制備工藝,屬于粉末注射成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金屬粉末注射成型技術(簡稱MIM)已經在我國發展逾二十多年,其工藝大大的減少傳統金屬加工的繁復程序與成本費用,因此在工業應用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機械、電子、汽車、鐘表、光電、武器、醫療器械等領域上。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成型原料(我們簡稱注射喂料)分為塑基體系和蠟基體系。首先蠟基喂料,其主要粘結劑成分為石蠟基聚甲醛。蠟基喂料流動性較好,由于石蠟脫除需要采用有機溶劑萃取的方法,所以脫脂時間非常之長,隨著產品肉厚的增加,脫脂時間變得在工業上不能忍受,目前除了一些特殊的金屬材料,很少應用蠟基喂料;第二就是全球MIM應用最廣泛的德國塑基喂料。其主要粘結劑成分為熱塑性的聚甲醛樹脂,此種喂料流動性稍差,但形狀保持能力強,且采用硝酸催化脫除聚甲醛樹脂,廣泛為工業界所采用。
目前無論是蠟基還是塑基喂料為了提高流動性,都添加了大量石蠟便于成型。注射成形時注件強度較低,且含蠟喂料還有一個不足之處就是在燒結脫除的時候,容易附著在燒結爐的內壁和抽氣管道各處,并且難以清理去除,而塑基喂料脫除過程需要用到高濃度硝酸,設備要求高,且有危險性,脫除效率為每小時1毫米左右,遇到較大產品和蠟基的脫除效率也一樣。
本發明所提出的萘基喂料,可保證流動性和形狀的同時,能快速低溫下脫除,不需要硝酸催化,減少燒結等待的時間,提高產能,減少設備的投入,填補國內依賴國外喂料技術的空白。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低溫粉末注射成形316L喂料包含如下質量分數原料:316L不銹鋼粉末60-70%、高分子萘20-25%、硬脂酸5-10%、抗氧化劑1-5%、表面活性劑2-5%。
進一步優選,所述的316L不銹鋼粉末粒徑8-12微米。
進一步優選,所述的新型低溫粉末注射成形316L喂料包含如下質量分數原料:316L不銹鋼粉末62%、高分子萘24%、硬脂酸8%、抗氧化劑2.5%、表面活性劑3.5%。
一種新型低溫粉末注射成形316L喂料的制備工藝為:按照新型低溫粉末注射成形316L喂料的質量分數稱量原料,將316L不銹鋼粉末用5L混煉造粒一體機進行喂料加工,混煉過程需用氮氣正壓保護,混煉腔內設定120℃約30分鐘,待粉末充分加熱后先加入抗氧化劑,接著加入表面活性劑和硬脂酸,待316L不銹鋼粉末與2種高分子材料混合10分鐘后加入高分子萘,再持續混煉30分鐘后,最后開啟造粒,控制好造粒切料速度,讓喂料保持2.5-3mm粒徑,待切粒完成冷卻待注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此種喂料可打破德國巴斯夫公司的喂料技術壟斷,且擁有較好流動性且非常容易脫除,由于加工過程使用了特殊氮氣氛保護及合適的抗氧化劑使得喂料中粉末不會被氧化,高分子材料不會分解而增碳,全程安全環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泛海統聯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泛海統聯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717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