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BIM技術的施工成本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71661.5 | 申請日: | 2020-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90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桑林華;黃旭艷;李燕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柝創智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3 | 分類號: | G06F30/13;G06Q10/10;G06Q50/08;G06F111/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國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劉穎棋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bim 技術 施工 成本 控制系統 | ||
本發明公開的屬于施工成本控制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BIM技術的施工成本控制系統,該基于BIM技術的施工成本控制系統包括:BIM模型建立系統,所述BIM模型建立系統在人工操作下對施工物預先建模,將建模后的模型存儲在BIM模型建立系統;云服務器,所述BIM模型建立系統建立的模型通過云服務器分發出去;客戶端,不同的工程部客戶端對建立的模型;通過BIM模型建立系統建立模型,并通過云服務器與客戶端建立數據傳輸,從而將模型傳輸到客戶端,客戶端與BIM模型建立系統之間模型溝通修改,從而能夠達到降低成本的作用;通過修改的方式,能夠達到滿足結構上的要求的同時還滿足造價的要求,從而能夠快速得出合適的模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施工成本控制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BIM技術的施工成本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建筑信息模型(簡稱BIM)是建筑學、工程學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建筑信息模型或建筑資訊模型一詞由Autodesk所創的。它是來形容那些以三維圖形為主、物件導向、建筑學有關的電腦輔助設計。
BIM的核心是通過建立虛擬的建筑工程三維模型,利用數字化技術,為這個模型提供完整的、與實際情況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庫。該信息庫不僅包含描述建筑物構件的幾何信息、專業屬性及狀態信息,還包含了非構件對象(如空間、運動行為)的狀態信息。借助這個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維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從而為建筑工程項目的相關利益方提供了一個工程信息交換和共享的平臺。
施工成本控制是工程項目管理中三大控制(施工質量控制、成本控制、進度控制)之一,在項目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傳統的施工成本控制方法是基于二維施工圖紙的成本控制,在二維圖紙上很難精確測算和控制成本,且建模部的工作人員與造價的工作人員之間溝通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BIM技術的施工成本控制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傳統的施工成本控制方法是基于二維施工圖紙的成本控制,在二維圖紙上很難精確測算和控制成本,且建模部的工作人員與造價的工作人員之間溝通不方便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BIM技術的施工成本控制系統,該基于BIM技術的施工成本控制系統包括:
BIM模型建立系統,所述BIM模型建立系統在人工操作下對施工物預先建模,將建模后的模型存儲在BIM模型建立系統;
云服務器,所述BIM模型建立系統建立的模型通過云服務器分發出去;
客戶端,所述BIM模型建立系統建立的模型通過云服務器分發到客戶端,所述客戶端分為不同工程部的客戶端,不同的工程部客戶端對建立的模型;
不同工程部的客戶端接收BIM模型建立系統建立的模型后,工程部的工作人員通過客戶端對模型對應構造的造價分析,并對模型針對性的修改,使得模型滿足結構上的要求的同時還滿足造價的要求;
工程部的客戶端將修改后的模型通過云服務器反饋至BIM模型建立系統;
BIM模型建立系統處的工作人員對修改反饋后的模型檢查并判斷修改后的模型各個部分能否滿足施工要求:
若存在不符合施工要求的部分,則通知該部分對應的工程部的客戶端,提出修改建議,直至修改滿足施工要求;
若所有修改的部分均符合施工要求,則將各個工程部對應修改后的模型集合,得出最終修改后的確定版模型,并將確定版模型分發至各個工程部的客戶端。
優選的,所述BIM模型建立系統、客戶端均集成在計算機上。
優選的,所述BIM模型建立系統、云服務器、客戶端之間通過有線數據傳輸連接或者無線數據傳輸連接。
優選的,所述無線數據傳輸連接包括WiFi傳輸連接、gprs傳輸連接和ZigBee傳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柝創智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柝創智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7166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