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船用電連接器組件電氣性能自動定位檢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71245.5 | 申請日: | 2020-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63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曹力剛;李鶴;代文超;賈九龍;馬陽;孫德東;王小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渤海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52 | 分類號: | G01R31/52;G01R31/54;G01R31/55;G01R1/04;G01B11/00 |
| 代理公司: | 葫蘆島天開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 地址: | 125000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電 連接器 組件 電氣 性能 自動 定位 檢測 裝置 | ||
本發明提出的是船用電連接器組件電氣性能自動定位檢測裝置。上位機控制裝置和下位機控制裝置信號互相連接,下位機控制裝置分別與第一組三軸定位電機裝置和第二組三軸定位電機裝置信息連接,在下位機控制裝置連接有65芯信號輸入端子,下位機控制裝置內設置有電氣性能檢測模塊、三軸電機自動定位控制電路、三軸電機手動定位控制電路、輸入信號控制選擇電路,共同完成對船用電連接器的電氣性能的自動檢測和定位功能。本發明采用上位機控制裝置和下位機控制裝置利用鍍金探針對電氣連接組件進行定位與測試。具有定位與檢測功能,取消了過渡轉換箱,所以結構簡單,應用面廣。適宜作為船用電連接器組件電氣性能自動定位檢測裝置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出的是電氣檢測領域使用的船用電連接器組件電氣性能自動定位檢測裝置。特別是針對船用電連接器焊接組裝后的電氣性能檢測用的、使用三軸定位方式進行自動定位及檢測的一種通用型的電連接器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電氣設備之間的外部電氣連接一般需要借助電連接器組件來完成,在設備之間進行電能和信號的傳遞,其質量和可靠性直接影響到整個電氣裝置的正常運行,是非常關鍵的部件。在船舶產品中電連接器組件的數量十分龐大,如果某個連接器出現了斷路、短路、瞬斷、絕緣不良、接觸不良、誤配線等故障,就會對整個電氣裝置產生不可估計的影響,所以對電連接器組件進行焊接后的電氣性能檢測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對于電連接器組件焊接后的電氣性能檢測,最初采用的是萬用表或指示燈等對線的方式進行,這類方式具有手工操作、效率低、可靠性差、不可跟蹤溯源等不足,檢測方法單一,同時對于耐壓絕緣及導通電阻等重要參數等都無法進行檢測;后期在航空航天領域出現了應用較為廣泛的電連接器檢測裝置,這些裝置則是基于專用型號的電連接器設計的,例如電連接器的形狀是圓形或矩形,芯數是單一的12芯或24芯等,對于其他封裝形式和型號的連接器檢測需要使用對應的過渡轉換箱,這樣對于船舶產品上幾百種型號的電連接器,如采用這類專用的電連接器檢測裝置,則需要為之配套安裝幾百種電連接器的轉換箱,并且要一一焊接合格才能使用,造成資源浪費,并且隨著新品種的電連接器不斷的出現,這類工具就缺少了擴展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船用電連接器檢測方式上缺少一種通用型的檢測工具的情況,研制一種借助鍍金探針、通過三軸電機定位技術自動對各類型船用電連接器進行電氣性能檢測的通用型檢測裝置。具體地說是船用電連接器組件電氣性能自動定位檢測裝置。該裝置通過鍍金探針和三軸電機定位,解決船用電連接器組件電氣性能自動定位檢測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是:
該裝置由上位機控制裝置、下位機控制裝置、兩組三軸定位電機裝置、信號輸入端子共同組成。其中的上位機控制裝置由觸摸式工控機組成,內部帶有自行編制的顯示和控制界面,功能是負責控制下位機并顯示相關參數,內部帶有事先輸入的需要檢測的電連接器的規格類型數據,用于后續自動定位;其中的下位機控制裝置由電氣性能檢測模塊、三軸電機自動定位控制電路、三軸電機手動定位控制電路和輸入信號控制選擇電路組成,功能是負責接收上位機的指令后分別控制兩組三軸定位電機裝置和信號輸入端子共同進行電連接器的定位、輸入信號選擇控制、電氣性能的檢測;其中的兩組三軸定位電機裝置和65芯信號輸入端子負責對電連接器進行定位和輸入信號連接。
裝置組成:
上位機控制裝置和下位機控制裝置信號互相連接,下位機控制裝置分別與第一組三軸定位電機裝置和第二組三軸定位電機裝置信息連接,在下位機控制裝置連接有65芯信號輸入端子,下位機控制裝置內設置有電氣性能檢測模塊、三軸電機自動定位控制電路、三軸電機手動定位控制電路、輸入信號控制選擇電路,共同完成對船用電連接器的電氣性能的自動檢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渤海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渤海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7124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