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70713.7 | 申請日: | 2020-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208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富琳;喬明勝;張楠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石磊 |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和微型發光二極管燈板;微型發光二極管燈板包括電路板和微型發光二極管;電路板暴露的至少一個焊盤上焊接至少兩個微型發光二極管,那么焊接于同一個焊盤上的各微型發光二極管為并聯的連接關系,當各微型發光二極管均焊接正常時,則各微型發光二極管分流驅動,各微型發光二極管的總發光強度與驅動電路相對應;當焊盤上有微型發光二極管故障時,只要還存在一個微型發光二極管焊接正常可以正常發光,則驅動電流可以流經正常的微型發光二極管,同時保證總的發光強度保持不變。由此,可以大大降低微型發光二極管燈板的維修概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屏作為目前主流的顯示屏,具有耗電量低、體積小、輻射低等優勢。而液晶顯示面板為非自發光面板,需要配合背光模組使用。
微型發光二極管(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簡稱Mini LED)作為背光在液晶顯示技術中已經成為了當前的熱點,不同于傳統液晶顯示采取導光板側入式的背光方案,其采用巨量Mini LED作為背光源,不僅可以實現背光的薄形化,還可以實現更為精細化的動態控制,提升液晶顯示的動態對比度。
在Mini LED背光顯示中,由于Mini LED的尺寸較小,在焊接時不可避免的造成焊接誤差,由此可能導致虛焊或連焊等問題,降低生產良率。然而Mini LED在焊接結束后會在其表面涂覆一層保護膠,那么在Mini LED進行維修時則需要將其上的保護膠去掉,再重新焊接,使得維修難度增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微型發光二極管燈板包括電路板和微型發光二極管,電路板暴露的至少一個焊盤上焊接至少兩個微型發光二極管,那么焊接于同一個焊盤上的各微型發光二極管為并聯的連接關系,當各微型發光二極管均焊接正常時,則各微型發光二極管分流驅動,各微型發光二極管的總發光強度與驅動電路相對應;當焊盤上有微型發光二極管故障時,只要還存在一個微型發光二極管焊接正常可以正常發光,則驅動電流可以流經正常的微型發光二極管,同時保證總的發光強度保持不變。由此,可以大大降低微型發光二極管燈板的維修概率。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電路板包括:基材、線路層以及阻焊層。線路層包括用于焊接微型發光二極管的焊盤,阻焊層包括用于暴露至少部分焊盤的開口。在焊盤的上方設置至少兩個開口,開口處用于焊接微型發光二極管。焊盤對應的阻焊層的開口相互分立且互不聯通,這樣可以避免在焊盤上焊接微型發光二極管時產生連焊等問題,保證焊接在同一個焊盤上的各微型發光二極管相互并聯。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在每個開口內暴露兩個焊盤,這兩個焊盤成對設置,分別用于焊接微型發光二極管的兩個電極。兩個焊盤之間存在一定距離的間隙,間隙處并沒有線路層的圖形,用于將兩個焊盤阻斷,避免微型發光二極管產生短路的問題。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阻焊層為位于電路板上方的保護層,同時還具有對入射光線漫反射的作用,這樣微型發光二極管燈板出射的光線被背光模組中的元件反射回背板一側時,可以被阻焊層重新向出光一側反射,由此提高光源的利用效率。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阻焊層的材料采用白色油墨。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通過控制阻焊層的厚度使其反射率大于95%。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電路板的形狀為矩形,微型發光二極管的形狀也為矩形。由于電路板在長邊方向的漲縮量更大,為了保證微型發光二極管的焊接良率,設置微型發光二極管的長邊與電路板的短邊平行,設置微型發光二極管的短邊方向與電路板的長邊方向相平行。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阻焊層的開口的形狀為矩形;開口的長邊方向平行于微型發光二極管的長邊方向,開口的短邊方向平行于微型發光二極管的短邊方向;且開口的尺寸大于微型發光二極管的尺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7071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