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涂層焊絲壓痕的自動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70201.0 | 申請日: | 2020-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224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胡連海;陶國棟;趙英利;張坤;嵇爽;許昌玲;牛子琛;呂小松;冷宇軒;靳旭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K9/173 | 分類號: | B23K9/173;B23K9/133;B23K9/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50043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涂層 焊絲 壓痕 自動控制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制備涂層焊絲壓痕的自動控制裝置,所述裝置包括推桿機構、壓痕機構、傳感控制系統、導絲機構和支架結構;推桿機構包括伺服電機電動推桿、固定銷釘和固定塊;壓痕機構由上壓痕體系和下壓痕體系構成;傳感控制系統包括壓力傳感器、位移傳感器、主控制單元、電動推桿控制開關和伺服電機驅動電路;導絲機構包括導絲塊和固定螺釘;支架結構包括支架、隔板和底板。通過傳感控制機構控制推桿機構驅動壓痕機構壓痕。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涂層焊絲壓痕的自動控制裝置,適應能力強,適用范圍廣,制備的壓痕均勻且精確可控,使涂覆層均勻不易脫落,能夠實現安全、便捷、高效、節能、連續的自動化低成本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焊絲生產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制備涂層焊絲壓痕的自動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熔化極氣體保護焊絲目前已發展成為消耗量最大的焊材品種,且增長勢頭不減。然而,隨著我國環境保護的要求日益嚴格,氣體保護焊絲的生產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迫切需要進行生產工藝改進和創新,以期降低生產過程中的廢液排放,以及焊絲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同時,傳統的鍍銅焊絲存在許多問題:①鍍銅焊絲易生銹,保存時間短;②鍍銅焊絲上的鍍銅層易剝落,堵塞導電嘴,從而導致焊絲送絲不暢,使得焊接過程不穩定;③焊接時產生有毒的銅煙霧,危害焊接操作者的健康且產生環境污染。而采用不銹鋼實心焊絲進行熔化極氣體保護焊時也存在諸多問題,如焊接飛濺大,全位置焊接適應差,焊接工藝參數范圍窄,對焊接電源設備的性能要求高,對焊工技術要求高等。因此,為解決鍍銅焊絲和不銹鋼實心焊絲存在的問題,國內外生產商通過對焊絲進行表面處理,制備涂層焊絲,改進焊絲的焊接工藝性能和內在質量,降低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環境污染。
目前,壓痕涂覆法是國內外生產商制備涂層焊絲的重要方法,其中采用壓痕裝置的壓痕工藝是該方法中的關鍵工序,然而在壓痕工藝中,采用壓痕裝置進行焊絲壓痕時,無法自適應焊絲直徑的波動所導致的壓痕不均勻問題,從而導致如下問題:第一,壓痕不均勻會造成涂覆層涂覆不均勻,導致焊接過程不穩定,飛濺嚴重;第二,壓痕深度過小,涂覆層與焊絲表面結合力不強,容易導致涂層脫落,影響涂層焊絲質量;第三,壓痕深度過大,導致應力集中嚴重,使得焊絲在拉拔過程中極易斷裂,降低生產效率和提高生產成本。此外,現有壓痕裝置在切換加工不同直徑焊絲需手動重新調節裝置,操作繁瑣,壓痕過程無法自動調節,難以實現安全、便捷、高效、連續的自動化低成本生產。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壓痕裝置制備的涂層焊絲質量差,適應能力差,適用范圍窄,生產效率低,成本高,難以實現安全、便捷、高效、節能、連續的自動化生產,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制備涂層焊絲壓痕的自動控制裝置。
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制備涂層焊絲壓痕的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包括推桿機構、壓痕機構、傳感控制系統、導絲機構和支架結構;推桿機構包括電動推桿7、固定銷釘9和固定塊15;壓痕機構由上壓痕體系和下壓痕體系構成,其中上壓痕體系包括動輪軸6、活動塊8、活動軸10、壓輪一12和軸承11-1,動輪軸6穿過與壓輪一12配合的軸承11-1,并連接在活動塊8上,電動推桿7的推桿24上下運動,控制與活動塊8連接的壓輪一12運動,下壓痕體系包括軸承座2、壓輪軸3、壓輪二13、軸承11-2和軸承11-3,壓輪軸3穿過壓輪二13,通過連接鍵14將壓輪軸3與壓輪二13連接,壓輪軸3兩端與軸承11-2和軸承11-3配合,軸承11-2和軸承11-3固定在軸承座內,壓輪二13軸線固定不動;傳感控制系統包括壓力傳感器19、位移傳感器20、主控制單元21、電動推桿控制開關22和伺服電機驅動電路23;導絲機構包括導絲塊16、螺釘18-1和螺釘18-2;支架結構包括支架1、隔板5和底板17;通過傳感控制系統控制推桿機構驅動壓痕機構實現壓痕的控制,自動控制裝置具體運行步驟如下:
(1)初始狀態:在主控制單元21中設定壓痕百分比n0,壓輪一12和壓輪二13閉合,兩壓輪間距為0,位移傳感器20檢測到位移為0,推桿24與活動塊間距為5~1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家莊鐵道大學,未經石家莊鐵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702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船舶航行數據回放和分析系統與方法
- 下一篇:一種風機葉輪加工設備及其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