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恒溫層與空氣熱泵耦合的輻射空調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70010.4 | 申請日: | 2020-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69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梁普;蒼雪嬌;孟藝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航天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7/08;F24F12/00;F24F11/89;F24F13/28;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融智邦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85 | 代理人: | 吳強 |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大興區春和路***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恒溫 空氣 耦合 輻射 空調 系統 | ||
1.一種恒溫層與空氣熱泵耦合的輻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輻射空調系統包括恒溫層、過濾裝置、系統循環泵、輻射板、輻射板循環泵、風冷熱泵機組、熱回收式新風機組、補水定壓裝置和氣候補償集中控制裝置;
所述恒溫層在內部設置有U型地埋管;所述U型地埋管的一端為輸出管道且設置有所述過濾裝置,另一端為輸入管道且設置有所述系統循環泵;所述輻射板設置在房間內,且所述房間內還設置有房間溫度傳感器和房間濕度傳感器;所述風冷熱泵機組包括第一風冷熱泵機組和第二風冷熱泵機組;
所述熱回收式新風機組的內部設置有熱回收裝置、預冷盤管、新風與回風熱交換后的溫度傳感器以及與地下水熱交換后的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二風冷熱泵機組匹配安裝在所述熱回收式新風機組內部;所述預冷盤管的輸入端設置有第一電動閥;所述熱回收式新風機組具有新風管、排風管、送風管和回風管,所述送風管和回風管均伸入所述房間內,且所述送風管上設置有送風溫度傳感器,所述新風管上設置有室外空氣溫度傳感器和室外空氣濕度傳感器;
所述新風與回風熱交換后的溫度傳感器設置在經所述熱回收裝置熱交換后的所述送風管上,所述與地下水熱交換后的溫度傳感器設置在與所述預冷盤管換熱后的所述送風管上;
從所述過濾裝置的輸出端引出兩路管道分別匹配連接于所述輻射板的供水端和所述預冷盤管的輸入端,從所述系統循環泵的輸入端引出兩路管道分別匹配連接于所述輻射板的回水端和所述預冷盤管的輸出端;自所述過濾裝置的輸出端至所述輻射板的供水端的管道上依次設置有系統供水溫度傳感器、第二電動閥、電動三通調節閥、所述第一風冷熱泵機組和輻射板供水溫度傳感器;自所述輻射板的回水端至所述系統循環泵的輸入端的管道上依次設置有所述輻射板循環泵、輻射板回水溫度傳感器和所述補水定壓裝置;所述電動三通調節閥其中一個接口連接于位于所述補水定壓裝置和所述輻射板回水溫度傳感器之間的管道上;
所述氣候補償集中控制裝置分別與所述補水定壓裝置、系統循環泵、第一電動閥、系統供水溫度傳感器、第二電動閥、電動三通調節閥、輻射板回水溫度傳感器、室外空氣溫度傳感器、室外空氣濕度傳感器、新風與回風熱交換后的溫度傳感器、與地下水熱交換后的溫度傳感器、送風溫度傳感器、第一風冷熱泵機組、輻射板循環泵、輻射板供水溫度傳感器、第二風冷熱泵機組、房間溫度傳感器和房間濕度傳感器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層與空氣熱泵耦合的輻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候補償集中控制裝置采用PLC或DDC控制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層與空氣熱泵耦合的輻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輻射板的供水端通過輻射板供水管匹配連接所述過濾裝置的輸出端,所述輻射板的回水端通過輻射板回水管與所述系統循環泵的輸入端匹配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恒溫層與空氣熱泵耦合的輻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輻射板循環泵匹配安裝于所述輻射板回水管上;且所述輻射板循環泵的輸入端與所述輻射板回水管相連,所述輻射板循環泵的輸出端通過系統回水管與所述系統循環泵的輸入端匹配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恒溫層與空氣熱泵耦合的輻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水定壓裝置和輻射板回水溫度傳感器匹配設置在所述系統回水管上。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恒溫層與空氣熱泵耦合的輻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冷盤管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均向所述熱回收式新風機組外側伸出且伸出端連接有新風預冷水管;所述預冷盤管的輸入端通過所述新風預冷水管連接至所述系統循環泵的輸入端,所述預冷盤管的輸出端通過新風預冷水管連接至位于所述系統供水溫度傳感器與第二電動閥之間的所述輻射板供水管。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恒溫層與空氣熱泵耦合的輻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動閥匹配設置在位于所述預冷盤管的輸入端的所述新風預冷水管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航天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航天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7001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