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市政工程用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69453.1 | 申請日: | 2020-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7167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31 |
| 發明(設計)人: | 林曉雄;莊鳳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旺標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5/02 | 分類號: | A01G25/02;E03B3/02;E03F3/04;E03F5/10;E01H3/04;E21F16/02;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200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市政工程 雨水 收集 再利用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市政工程用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屬于市政雨水利用技術領域,包括:開設在隧道內與馬路延伸方向相一致的排水渠,可調節式設置在所述排水渠底部、用于分擔排水壓力的沉降調節組件,以及設置在隧道路面內且輸入端與所述排水渠相接通的雨水反哺組件,所述雨水反哺組件用于對雨水進行收集再利用,其中,所述排水渠的頂部邊緣開設有延伸方向與所述排水渠相一致的安裝槽,在所述安裝槽上可拆卸式安裝有多個排水渠蓋,所述排水渠蓋上貫穿開設有多條排水槽,在所述排水渠蓋底部可調節式設置有用于調節所述排水槽開口大小的開口調節組件。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市政工程用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能夠提高隧道的排水效率,并且能夠將雨水進行收集再利用,一定程度上地節約水資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市政雨水利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市政工程用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水資源缺乏問題日益嚴重。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交通道路的降雨積水量不可小視,如果能把這部分雨水收集起來再利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節約資源。
國外的雨水利用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有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德國是世界上雨水收集、處理、利用技術最先進的國家之一,為保障雨水利用的實施,基本形成了一套完善、實用的理論和技術體系,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美國的雨水利用發展迅速,涌現了波特蘭雨水園等一大批雨水利用的優秀案例,在理論與實踐方面都做出了積極的探索;日本特別重視雨水的滲透利用,包括滲井、滲池和滲溝等,由于這類設施具有占地面積較小、安裝簡易等特點,其在日本已經迅速發展。
國內的雨水利用研究歷史久遠,但相對來說發展緩慢,最近十幾年來才陸續出現了一些理論研究及實踐探索。但是從城市綠地的角度來分析,并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指導,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城市綠地大的層面上,大多數綠地灌溉未能利用雨水資源。而在日常生活中,馬路上的隧道在暴雨情況下,往往會積攢很多的雨水難以及時排離,使得很多時候隧道會處于雨水集聚的情況,造成隧道不能夠行駛車輛;又因為隧道往往會遠離日照,使得隧道內的積水難干,往往會拖慢城市交通。一方面,隧道內的雨水未能夠進行利用很是浪費;另一方面,隧道內現有的排水措施排水效率低,容易造成城市交通的堵塞。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市政工程用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能夠提高隧道的排水效率,并且能夠將雨水進行收集再利用,一定程度上地節約水資源。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市政工程用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包括:開設在隧道內與馬路延伸方向相一致的排水渠,可調節式設置在所述排水渠底部、用于分擔排水壓力的沉降調節組件,以及設置在隧道路面內且輸入端與所述排水渠相接通的雨水反哺組件,所述雨水反哺組件用于對雨水進行收集再利用,其中,所述排水渠的頂部邊緣開設有延伸方向與所述排水渠相一致的安裝槽,在所述安裝槽上可拆卸式安裝有多個排水渠蓋,所述排水渠蓋上貫穿開設有多條排水槽,在所述排水渠蓋底部可調節式設置有用于調節所述排水槽開口大小的開口調節組件。
通過采用上述設置,處于暴雨時的隧道通過排水渠對雨水進行排離,通過排水渠中的可調節的排水渠蓋能夠較好地控制雨水進入排水渠的速率,從而能夠較好地提高雨水排離的效率,從而能夠減少雨水積聚在隧道內,造成隧道潮濕,容易出現交通事故;通過排水渠中的雨水反哺組件能夠將積聚在排水渠內的雨水進行收集以及再利用,一方面可以對處于城市隧道頂部的綠化進行噴淋用、對綠植提供水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對隧道內噴淋進行灰塵沉降、減少馬路隧道煙塵飛揚的情況,既可以有效節省水資源,又能夠對市政環境作出優質的影響;通過沉降調節組件能夠在雨水極大的情況下,將排水渠與其余市政排水管道進行連接,能夠加快排水渠的排水效率,從而能夠減少隧道內雨水積攢的情況出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旺標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旺標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945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