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信網絡故障原因定位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68169.2 | 申請日: | 2020-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251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高鵬;王西點;王磊;徐晶;周勝;王軍;高峰;賈子寒;聶臻霖;王亞楠;石鐸;陶雨;閆淵;薛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4 | 分類號: | H04W24/04;H04L1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程琛 |
| 地址: | 10008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信 網絡故障 原因 定位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電信網絡故障原因方法及裝置,方法包括:獲取目標電信網絡設備在歷史時間段發出的告警消息,對所有所述告警消息進行統計,獲取所述告警消息的統計特征;將所有所述告警消息按照發出的時間先后順序進行拼接,生成所述告警消息的時間序列;將所述告警消息的統計特征和時間序列輸入基于注意力機制的神經網絡模型中,輸出所述目標電信網絡設備屬于每種預設故障原因的概率,將最大概率對應的所述預設故障原因作為所述目標電信網絡設備的故障原因。本發明實施例可以快速準確定位目標電信網絡設備的故障原因,提升運維效率,縮短故障處理時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網絡運維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信網絡故障原因定位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網絡故障原因定位是電信運營商日常網絡運維的主要工作內容,其中最核心的工作就是運維工程師通過查詢各類故障告警消息,判斷故障發生的主要原因,例如硬件原因、軟件原因、市電原因和傳輸原因等,并進行相應的故障處理。
傳統的故障原因定位方法主要為被動應對,依靠運維人員的人工經驗,通過對伴隨告警類型、板件設備狀態、歷史告警信息、動力環境數據、性能統計數據等信息的檢查,并查詢設備操作手冊,從而定位告警原因,效率較低,且原因定位準確率不高。然后,一線運維人員基于告警原因進行初步分析,根據設備維護手冊以及過往處理經驗,制定運維方案。遠端通過設備重啟和參數重配置,現場通過設備更換和電池更換,最終實現故障排除,恢復服務。
當前,有些方案提出了采用告警時間關聯、資源位置關聯,或關聯規則挖掘的方式進行故障原因定位。這些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動化故障原因分析,部分解決了傳統依據人工經驗方式進行故障分析的弊端。
隨著4G/5G網絡建設規模越來越大,設備數量激增,網絡結構也越來越復雜。每天面對海量的告警數據,傳統的依靠運維工程師個人經驗進行故障原因分析,已經不能滿足復雜網絡精準運維的需求。經常導致運維效率低下、客戶感知較差、故障長時間無法恢復等問題。
雖然采用告警時間關聯、資源位置關聯,或關聯規則挖掘的方式進行故障原因定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動化的故障原因預判。但這些方案不能從根本上分析海量原始告警特征和真實故障原因之間的因果關系。僅通過簡單的關聯規則進行故障原因推斷,仍然存在著關聯規則數量過大,規則不準確等問題,還需要設備專家對規則進行逐一確認和有效性分析。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現有的故障原因定位方法定位效率低,定位不準確,需要設備專家的專業知識的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電信網絡故障原因定位方法及裝置。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電信網絡故障原因定位方法,包括:
獲取目標電信網絡設備在歷史時間段發出的告警消息,對所有所述告警消息進行統計,獲取所述告警消息的統計特征;
將所有所述告警消息按照發出的時間先后順序進行拼接,生成所述告警消息的時間序列;
將所述告警消息的統計特征和時間序列輸入基于注意力機制的神經網絡模型中,輸出所述目標電信網絡設備屬于每種預設故障原因的概率,將最大概率對應的所述預設故障原因作為所述目標電信網絡設備的故障原因;
其中,所述基于注意力機制的神經網絡模型根據電信網絡設備樣本發出的告警消息和所述電信網絡設備樣本的實際故障原因進行訓練獲取。
具體地,將所述告警消息的統計特征和時間序列輸入基于注意力機制的神經網絡模型中,輸出所述目標電信網絡設備屬于每種預設故障原因的概率的步驟之前還包括:
獲取所述電信網絡設備樣本發出的告警信息和所述電信網絡設備樣本的故障工單;
將所述故障工單中電信網絡設備樣本的實際故障原因和告警信息進行關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816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