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鏡頭驅動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68058.1 | 申請日: | 2015-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507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2 |
| 發明(設計)人: | 郭侲圻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7/02 | 分類號: | G02B7/02;G02B7/09;G02B7/10;G03B5/00;G03B13/36;G03B17/12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聶慧荃;閆華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鏡頭 驅動 模塊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鏡頭驅動模塊,其包括一鏡頭保持座、一底座、一驅動組件、以及一電性端子。鏡頭保持座用于承載一鏡頭。底座具有一光入射側表面。驅動組件用于使鏡頭保持座相對底座相對運動。電性端子用以電性連接一外部電路與驅動組件,其中電性端子的一部分埋設于底座當中,且電性端子包括一上承靠面,上承靠面暴露于光入射側表面。外部電路通過承靠面連接驅動組件。
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1510952331.X,申請日為2015年12月17日,發明名稱為“鏡頭驅動模塊”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驅動模塊,尤其涉及一種利用電磁效應產生機械能的鏡頭驅動模塊。
背景技術
電子產品通常配置有一驅動模塊,以驅動一構件進行一定距離上的移動。舉例而言,具有拍攝功能的電子產品上通常設有一驅動模塊,以用于驅動一或多個光學鏡片組沿著一光軸進行移動,以達到自動對焦(autofocus)且/或變焦(zoom)的功能。
然而,傳統驅動模塊使用高成本的精密驅動組件作為驅動構件的動力來源(例如:步進馬達、超音波馬達、壓電致動器....等等)以及相當多的傳動組件。不僅使得機械架構復雜,而具有組裝步驟繁瑣不易、體積大、成本高昂以及耗電量大的缺點,造成價格無法下降。
因此,一種驅動裝置,其具有體積小、結構簡單的優點,已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進行研發的方向。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鏡頭驅動模塊,其用于提供一動力,以驅動電子產品內的一鏡頭進行移動。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上述鏡頭驅動模塊包括:一鏡頭、一鏡頭保持座、一底座、一驅動組件及一電性端子。鏡頭保持座用于承載該鏡頭。底座具有一光入射側表面以及一光出射側表面。驅動組件用于使該鏡頭保持座相對該底座相對移動。電性端子,電性連接于一外部電路與該驅動組件。該電性端子的一部分埋設于該底座當中,且該電性端子包括:一第一段部、一第二段部及一中間部。第一段部暴露于該光出射側表面。第二段部暴露于該光出射側表面。中間部位于該第一段部與該第二段部之間并暴露于該光入射側表面。
在上述實施例中,該第二段部具有一下承靠面,該下承靠面暴露于該光出射側表面且齊平于該光出射側表面。
在上述實施例中,該中間部具有一上承靠面,該上承靠面暴露于該光入射側表面且齊平于該光入射側表面。
在上述實施例中,該第二段部具有一下承靠面,該下承靠面暴露于該光出射側表面,且該中間部具有一上承靠面,該上承靠面暴露于該光入射側表面,該下承靠面平行于該上承靠面。
在上述實施例中,該電性端子由一平板構成,且在平行該鏡頭的光軸方向觀看,該中間部連結該第一段部的第一邊界與該中間部連結該第二段部的第二邊界相互垂直。
在上述實施例中,該第二段部包括第一次區段與第二次區段。第一次區段自該中間段向下延伸并終結于一中界線,其中該第一次區段與該中間部垂直配置,且該第一次區段的延伸長度小于該光入射側表面與該光出射側表面的間距。第二次區段自該中界線朝遠離中間部的方向延展,該第二次區段的下表面暴露于該光出射側表面,其中該第二次區段與該第一次區段垂直配置。
在上述實施例中,該底座具有一側表面連結該光入射側表面與該光出射側表面,該第二段部同時暴露于該側表面。
在上述實施例中,該第一段部、該第二段部與該中間部具有相同的厚度。
在上述實施例中,鏡頭驅動模塊還包括一彈簧片,該彈簧片用于支撐該鏡頭保持座且包括一定位孔,其中該電性端子具有一定位凸點對應該定位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臺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80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