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小型無人機的資源循環協作系統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67309.4 | 申請日: | 2020-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823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熊箭;顧超予;歸琳;胡姮睿;金敏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9/50 | 分類號: | G06F9/50;G06N3/00;G06N3/12;G06Q10/04;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小型 無人機 資源 循環 協作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基于小型無人機的資源循環協作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攜帶無線資源的第一無人機和既攜帶資源又需要執行任務的第二無人機;
第一無人機和第二無人機通過磁性連接進行資源交互,當無線資源消耗達到一定的閾值時,第一無人機返回地面進行資源補充,重新補充資源后,再飛抵第二無人機,對第二無人機消耗的資源進行補給;
所述執行任務分為小范圍長航時任務和大范圍遠距離任務;
在小范圍長航時任務的資源循環協作中,令第一無人機多次返回地面資源補給站進行資源補充,令第二無人機長時間在空中停留以接受第一無人機的資源補給;
在大范圍遠距離任務的資源循環協作中,令第一無人機補給時考慮到自身的能量損耗尋找最適合的地面資源補給站,令第二無人機以最遠飛行距離為目標進行路徑規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小型無人機的資源循環協作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無人機中設置無線資源調度中心;
第一無人機和第二無人機通過磁性連接后,分別預測自己所需資源,統計當前自已剩余資源,上報至無線資源調度中心,由無線資源調度中心進行資源分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小型無人機的資源循環協作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連接包括線形結構、環形結構、面狀結構和任意形狀結構中的任一種或任多種。
4.一種基于小型無人機的資源循環協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攜帶無線資源的第一無人機和既攜帶資源又需要執行任務的第二無人機;
第一無人機和第二無人機通過磁性連接進行資源交互,當無線資源消耗達到一定的閾值時,第一無人機返回地面進行資源補充,重新補充資源后,再飛抵第二無人機,對第二無人機消耗的資源進行補給;
所述執行任務分為小范圍長航時任務和大范圍遠距離任務;
在小范圍長航時任務的資源循環協作中,令第一無人機多次返回地面資源補給站進行資源補充,令第二無人機長時間在空中停留以接受第一無人機的資源補給;
在大范圍遠距離任務的資源循環協作中,令第一無人機補給時考慮到自身的能量損耗尋找最適合的地面資源補給站,令第二無人機以最遠飛行距離為目標進行路徑規劃。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小型無人機的資源循環協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無人機中設置無線資源調度中心;
第一無人機和第二無人機通過磁性連接后,分別預測自己所需資源,統計當前自已剩余資源,上報至無線資源調度中心,由無線資源調度中心進行資源分配。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小型無人機的資源循環協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連接包括線形結構、環形結構、面狀結構和任意形狀結構中的任一種或任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730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