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室內全景影像逆向建模融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67066.4 | 申請日: | 2020-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684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1 |
| 發明(設計)人: | 羅再謙;向煜;黃志;劉寓;張俊;劉穎;華媛媛;韓熙;朱勃;張彥;曹欣;王軍濤;王永剛;李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7/73 | 分類號: | G06T7/73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002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室內 全景 影像 逆向 建模 融合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室內全景影像逆向建模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在室內不同位置點設置相機,對室內進行拍攝得到全景圖像并構建相機成像球面投影模型;S2:選取室內地面的第一特征點,并計算第一特征點在相機成像球面投影模型中的空間坐標;S3:選取第一特征點垂直線上的第二特征點,并計算第二特征點在相機成像球面投影模型中的的空間坐標;S4:基于室內空間的幾何規則性,利用特征點的空間坐標進行室內對應位置點的空間模型構面;S5:統一室內不同位置點的空間模型的坐標系并進行拼接,得到室內全景空間模型。本發明采用全景特征點還原室內空間模型,將極大縮減構建模型所需的數據量,處理速度快,易于網絡發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圖像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室內全景影像逆向建模融合方法。
背景技術
深度全景技術是目前虛擬現實技術領域熱門研究方向,它的目標是構建真實世界對象的數字化表示,并在設備上顯示出來,該技術將三維重建技術與全景技術結合起來,在全景中加入深度信息,能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深度全景相較于傳統全景,具有深度信息,可展現立體空間結構;在此基礎上,支持深度數據應用,例如量測、模擬人的行走、AR/VR應用,為數字城市提供數據支撐。前景十分廣闊。目前國內外已有谷歌、騰訊、貝殼如視、白犀牛等廠商提供了深度全景技術方案。深度全景技術進入發展的黃金期,以深度全景技術為基礎的應用產品,發展前景有著很大的想象空間。
然而,國內外現有深度全景技術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深度相機采集RGB-D數據,使用深度數據進行三維建模,然后將彩色影像作為紋理映射到模型上,該方法需要密集采集作業空間的RGB-D數據,即想要獲得效果比較好的全景模型,需要非常大的數據量,導致數據處理時對計算機的處理性能要求較高,處理較慢,不具普遍適用型,且模型有鋸齒和空洞產生;另外也有使用傾斜攝影技術采用雙目測量方法對深度數據進行獲取,該方法也需要連續拍攝大量重疊圖片,與深度相機建模方法有著相同的缺陷。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構建室內深度全景圖像低精度和低速度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室內全景影像逆向建模融合方法,基于室內空間幾何規則性,采用定點旋轉拍攝空間一周的圖片,數據量小,處理速度快,無空洞和鋸齒產生,可展現完美的模型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室內全景影像逆向建模融合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在室內不同位置點設置相機,對室內進行拍攝得到全景圖像并構建相機成像球面投影模型;
S2:選取室內地面的第一特征點,并計算第一特征點在相機成像球面投影模型中的空間坐標;
S3:選取第一特征點垂直線上的第二特征點,并計算第二特征點在相機成像球面投影模型中的空間坐標;
S4:重復步驟S2、S3,直至計算出室內空間立面所有特征點,基于室內空間的幾何規則性,對室內空間中每一個立面,順次連接其特征點完成構面,實現室內不同位置點的空間模型構建;
S5:統一室內不同位置點的空間模型的坐標系并進行拼接,得到室內全景空間模型。
優選的,還包括:
S6:在室內全景空間模型中,將全景照片作為紋理,根據特征點的空間坐標,依據視點位置動態映射到室內全景空間模型上;同時,在單位置點的空間模型中,以室內全景空間模型為支撐,對單位置點的球面模型上任意點,動態計算對應點的深度數據。
優選的,所述相機成像球面投影模型的建立為:
以全景圖像的球心O點為原點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經過原點與室內地面垂直的軸為Y軸;經過球心與室內地面平行的軸為Z軸;經過球心與室內地面平行且與Z軸垂直的軸為X軸;
則模型上任意一點P(x,y,z)的空間坐標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706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