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緊湊型伽馬射線探測光學系統及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66285.0 | 申請日: | 2020-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361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閆亞東;王軍寧;李奇;薛艷博;高煒;劉霞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T1/16 | 分類號: | G01T1/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董娜 |
| 地址: | 710119 陜西省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緊湊型 伽馬射線 探測 光學系統 方法 | ||
1.一種緊湊型伽馬射線探測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殼體(11)、轉換體(1)、主反射鏡(2)、次反射鏡(3)及探測器(5);
所述密封殼體(11)內設有密封套(16),且密封套(16)的一端通過壓力密封窗(4)密封,另一端與密封殼體(11)的后端蓋(15)連接;所述后端蓋(15)中部設有與密封套(16)相適配的通孔,密封套(16)密封連接在該通孔外側的后端蓋(15)上;密封套(16)、壓力密封窗(4)及密封殼體(11)形成的腔體內充有高壓氣體;
所述轉換體(1)、次反射鏡(3)、主反射鏡(2)沿伽馬射線出射方向依次同軸設置在密封殼體(11)內,且主反射鏡(2)套裝在密封套(16)上;所述主反射鏡(2)和次反射鏡(3)均為凹面反射鏡;
所述探測器(5)設置在密封套(16)內,且探測器(5)的探測面位于主反射鏡(2)和次反射鏡(3)之間;
伽馬射線穿過密封殼體(11)的前端蓋(12),入射至轉換體(1),與轉換體(1)的電子碰撞激發出高速電子,高速電子與高壓氣體產生切倫科夫光子,光子依次經主反射鏡(2)和次反射鏡(3)反射后,穿過壓力密封窗(4),到達探測器(5)的探測面;
主反射鏡(2)和次反射鏡(3)之間的距離需滿足:T1<T<T2;
其中,T為伽馬射線入射至轉換體(1),產生切倫科夫光子經主反射鏡(2)、次反射鏡(3)、壓力密封窗(4),到達探測器(5)探測面的時間;
T1為伽馬射線依次直穿轉換體(1)、次反射鏡(3)、壓力密封窗(4),到達探測器(5)探測面所需時間;
T2為伽馬輻射產生的次生伽馬射線,到達探測器(5)探測面所需時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緊湊型伽馬射線探測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殼體(11)內沿伽馬射線出射方向同軸設有N個擋光環(10),用于濾除雜光,N為正整數,且N≥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緊湊型伽馬射線探測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殼體(11)內還設有屏蔽環(6),用于濾除大角度的切倫科夫光子;
所述N個擋光環(10)為沿伽馬射線出射方向依次設置的第一擋光環、第二擋光環……第N擋光環;
所述屏蔽環(6)位于第一擋光環和第二擋光環之間,且與第一擋光環相鄰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緊湊型伽馬射線探測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反射鏡(3)靠近轉換體(1)的端面設有次鏡前屏蔽體(7);
所述次反射鏡(3)靠近探測器(5)的端面設有次鏡空隙屏蔽體(8);
所述主反射鏡(2)靠近次反射鏡(3)的端面設有探頭外屏蔽體(9),且套裝在密封套(16)上。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緊湊型伽馬射線探測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射鏡(2)到轉換體(1)的距離為1058mm,次反射鏡(3)到轉換體(1)的距離為950mm,壓力密封窗(4)到轉換體(1)的距離為1009mm,探測器(5)的探測面到轉換體(1)的距離為1027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628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注水自動過濾反洗裝置
- 下一篇:一種手繪臨摹作品的智能自動化評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