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路徑跟隨模型預測控制方法、系統、裝置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65868.1 | 申請日: | 2020-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241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付翔;孫錄哲;鐵鑫;楊鳳舉;劉道遠;吳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W30/14 | 分類號: | B60W30/14;B60W30/18;B60W40/00;B60W40/10;B60W60/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何文聰 |
| 地址: | 430070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路徑 跟隨 模型 預測 控制 方法 系統 裝置 存儲 介質 | ||
1.一種路徑跟隨模型預測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構建車輛的狀態空間模型;
確定輪胎側偏角動態約束,根據所述輪胎側偏角動態約束和所述狀態空間模型,得到輪胎側偏角信息;
構建車輛的路徑跟隨模型,根據所述路徑跟隨模型、所述狀態空間模型和所述輪胎側偏角信息,得到車輛的前輪轉角信息;
根據所述前輪轉角信息,對車輛進行路徑跟隨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路徑跟隨模型預測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構建車輛的狀態空間模型這一步驟,其包括:
確定車輛的動力學模型;
獲取車輛的第一信息,根據所述第一信息確定各個輪胎的輪胎側向力和輪胎縱向力;
根據所述動力學模型、所述輪胎側向力以及所述輪胎縱向力,構建車輛的狀態空間模型;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路面附著系數、輪胎滑移率和輪胎垂直載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路徑跟隨模型預測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狀態空間模型為:
其中,ξ(t)表示車輛的狀態向量,X表示車輛質心的橫坐標、Y表示車輛質心的縱坐標,表示車輛質心沿橫軸方向的速度,表示車輛沿縱軸方向的速度,表示車輛的航向角,γ表示車輛質心的橫擺角速度,u(t)表示車輛的控制向量,u=[δf],δf表示前輪轉角,η(t)表示系統輸出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路徑跟隨模型預測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胎側偏角動態約束為:
αmin_ij-ε≤αij≤αmax_ij+ε
其中,αij表示輪胎側偏角,αmin_ij表示輪胎側偏角的極小值,αmax_ij表示輪胎側偏角的極大值,ε表示松弛因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路徑跟隨模型預測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徑跟隨模型包括第一目標函數和第一約束條件,所述第一約束條件包括系統控制量約束、系統控制增量約束、系統輸出量硬約束以及系統輸出量軟約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路徑跟隨模型預測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標函數為:
其中,J表示所述第一目標函數,ξ(t)表示車輛的狀態向量,u(t)表示車輛的控制向量,Δu(t)表示當前采樣時刻控制向量的變量,ε表示松弛因子,η(t)表示系統輸出量,HP表示預測時域,Hc表示控制時域,ρ表示模型系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路徑跟隨模型預測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構建車輛的路徑跟隨模型,根據所述路徑跟隨模型、所述狀態空間模型和所述輪胎側偏角信息,得到車輛的前輪轉角信息這一步驟,其包括:
構建車輛的路徑跟隨模型;
根據所述路徑跟隨模型、所述狀態空間模型以及所述輪胎側偏角信息,得到當前時刻系統控制量和下一時刻系統狀態量;
根據所述當前時刻系統控制量和所述下一時刻系統狀態量,得到下一時刻的最優控制序列;
根據所述最優控制序列得到車輛的前輪轉角信息。
8.一種路徑跟隨模型預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狀態空間模型構建模塊,用于構建車輛的狀態空間模型;
輪胎側偏角獲取模塊,用于確定輪胎側偏角動態約束,根據所述輪胎側偏角動態約束和所述狀態空間模型,得到輪胎側偏角信息;
前輪轉角信息獲取模塊,用于構建車輛的路徑跟隨模型,根據所述路徑跟隨模型、所述狀態空間模型和所述輪胎側偏角信息,得到車輛的前輪轉角信息;
路徑跟隨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前輪轉角信息,對車輛進行路徑跟隨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586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