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激振式礦物分選系統及其分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65307.1 | 申請日: | 2020-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715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明(設計)人: | 謝君科;曾濤;柳忠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輕化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3B4/02 | 分類號: | B03B4/02;B03B5/3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劉小彬 |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激振式 礦物 分選 系統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激振式礦物分選系統及其分選方法,解決現有技術無法高效地對多密度礦物進行分選富集的技術問題。激振式礦物分選系統包括選礦裝置、流化床、礦物分選裝置、選礦水箱和空氣壓縮機。分選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啟動第一水泵和空氣壓縮機,同時關閉精礦出口,選礦水箱內選礦水進入選礦裝置;步驟2、當選礦水從尾礦出口處溢出后,啟動攪拌電機,同時開啟進礦口并啟動激振電機,進礦口為選礦裝置內輸送待分選礦物,高密度精礦即可在相應精礦富集區內富集。本發明結構簡單,可高效地對多密度礦物進行分選富集,同時還具有設備制作成本低、對環境友好無污染的特點,其適用于不同組分不同密度礦物的分選與富集。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多密度礦物分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激振式礦物分選系統及其分選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礦物分選,通常是采用單一的化學浮選藥劑法、超重力、磁選法等傳統工藝進行,藥劑浮選對環境不友好,其污染大,超重力設備笨重,僅對高密度礦物比較有效,而磁選法利用礦物之間的磁性不同,在不均勻磁場中進行選擇,選礦品種單一。綜上所述,傳統礦物分選存在分選難度大、成本高、以及對環境不友好的缺陷,其很難高效地對多密度礦物進行分選富集。
因此,設計一種激振式礦物分選系統及其分選方法,以高效地對多密度礦物進行分選富集,成為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激振式礦物分選系統及其分選方法,解決現有技術無法高效地對多密度礦物進行分選富集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激振式礦物分選系統,包括用于對礦物進行初步分選以去除礦物中尾礦的選礦裝置,設于選礦裝置內用于對剩余礦物再次分選以獲得高密度礦物的流化床,以及從所述選礦裝置接出用于對高密度礦物進行精選以對其中不同密度礦物進行分選富集的礦物分選裝置;選礦裝置連接有用于為其提供選礦水的選礦水箱,流化床連接有空氣壓縮機。
進一步地,選礦裝置包括第一選礦箱、從第一選礦箱接出的第二選礦箱、以及從第二選礦箱接出的第三選礦箱,流化床位于第三選礦箱內,選礦水箱接入至第一選礦箱,第一選礦箱上設有進礦口和選礦機構;優選地,選礦裝置底部設有選礦裝置支座,選礦裝置通過選礦裝置支座固定于地面。
進一步地,第一選礦箱內設有礦物收集室、第一選礦室和第一礦物回流室,礦物收集室和第一礦物回流室分列于第一選礦室兩側,選礦機構位于第一選礦室內;優選地,礦物收集室與第二選礦箱之間連通有第二選礦箱入水口;優選地,第一選礦室與第二選礦箱之間連通有第一選礦室入水口;優選地,第一礦物回流室與第二選礦箱之間連通有第一回流水入水口;優選地,第一選礦室和第一礦物回流室之間連通有回流管。
進一步地,選礦機構包括設于第一選礦室內壁上的礦物分離環,開設于礦物分離環上并且連通至礦物收集室的礦物分離出口,以及用于驅動第一選礦室內礦水離心旋轉的驅動機構;優選地,選礦機構還包括風選機構,風選機構包括開設于礦物收集室和第一選礦室之間隔板上的風選入風口,以及與風選入風口相連通的進風通道,進風通道上設有風道進氣閥,進風通道通過管道與空氣壓縮機連接;優選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于第一選礦箱上的攪拌電機,與攪拌電機相聯接的攪拌電機變速箱,位于第一選礦室內并與攪拌電機變速箱相聯接的上攪拌軸,以及安裝于上攪拌軸上的上攪拌槳。
進一步地,第二選礦箱內設有礦水進料室、第二選礦室和第二礦物回流室,礦水進料室和第二礦物回流室分列于第二選礦室兩側,礦水進料室與第二選礦室之間的隔板上分布有使礦水進料室內礦水進入第二選礦室內的礦水流動微孔,第二選礦室內設有次驅動機構;優選地,第二選礦箱入水口連通于礦水進料室和礦物收集室之間;優選地,第一選礦室入水口連通于第二選礦室和第一選礦室之間;優選地,第一回流水入水口連通于第一礦物回流室與第二礦物回流室之間;優選地,次驅動機構包括位于第二選礦室內并通過轉動軸承與上攪拌軸相聯接的下攪拌軸,以及安裝于下攪拌軸上的下攪拌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輕化工大學,未經四川輕化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53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