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回轉軸六自由度的動態測量裝置及測量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65143.2 | 申請日: | 2020-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618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1 |
| 發明(設計)人: | 周怡帆;劉興寶;米良;夏仰球;滕強;唐強;陳衡;杜坤;韓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制造工藝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B11/26 | 分類號: | G01B11/26;G01B2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余翔 |
| 地址: | 621000***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回轉 自由度 動態 測量 裝置 測量方法 | ||
1.回轉軸六自由度的動態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機架(2);
運動接頭機構(3),布置在機架(2)上,用于連接回轉軸(8);
動力機構,與機架相連,用于驅動運動接頭單元轉動;
測量機構,布置在機架(2)上,用于測量回轉軸(8)的相關參數;
數據采集系統,與測量機構相連,對測量機構的測量數據進行采集;
數據分析系統,與數據采集系統相連,用于對數據采集系統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
所述測量機構包括角度測量機構和位移測量機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軸六自由度的動態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運動接頭機構(3)包括安裝臺(31),安裝臺(31)一端設置有測量軸(32),另一端設置有用于安裝回轉軸(8)的安裝接頭(33),安裝接頭(33)與測量軸(32)同軸布置;安裝臺(31)靠近測量軸(33)的一側為安裝面(310),安裝面(310)垂直于測量軸(32);在測量軸(32)的軸向上間隔一定距離的布置有第一測量面(321)和第二測量面(322),測量軸(32)遠離安裝臺(31)的端部為第三測量面(323);第一測量面(321)和第二測量面(322)相互平行,第三測量面(323)與第一測量面(321)相互垂直。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回轉軸六自由度的動態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運動接頭機構(3)為一體成型。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回轉軸六自由度的動態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測量機構包括布置在安裝面(310)上的圓光柵(41),運動接頭機構(3)通過圓光柵(41)與機架(2)相連;機架(2)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讀取圓光柵(41)數據的讀數頭(42),讀數頭(42)通過線束與數據采集系統(6)相連;
所述位移測量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2)上的五個位移傳感器,分別為位移傳感器Ⅰ(51)、位移傳感器Ⅱ(52)、位移傳感器Ⅲ(53)、位移傳感器Ⅳ(54)和位移傳感器Ⅴ,位移傳感器Ⅰ(51)和位移傳感器Ⅳ(54)布置在機架相互垂直的兩個面上,且位移傳感器Ⅰ(51)和位移傳感器Ⅳ(54)均在第一測量面(321)所在的平面;位移傳感器Ⅱ(52)和位移傳感器Ⅴ布置在機架相互垂直的兩個面上,位移傳感器Ⅰ(51)和位移傳感器Ⅱ(52)同軸線布置,位移傳感器Ⅳ(54)和位移傳感器Ⅴ同軸線布置;且位移傳感器Ⅱ(52)和位移傳感器Ⅴ均在第二測量面(322)所在的平面;位移傳感器Ⅲ(53)布置在第三測量面(323)下方,且垂直于第三測量面(323);五個傳感器均通過線束與數據采集系統(6)相連。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回轉軸六自由度的動態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測量面(321)、第二測量面(322)和第三測量面(323)為平面或球面中的一種。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回轉軸六自由度的動態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五個位移傳感器均為非接觸式位移傳感器。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回轉軸六自由度的動態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傳感器與機架(2)可拆卸連接;機架(2)上設置有安裝孔(21)和壓縫(22),壓縫(22)一端貫穿安裝孔(21),另一端連通到機架(2)的外部,機架上設置有朝向壓縫的螺紋孔(23),螺紋孔(23)內設置有螺栓;
所述安裝孔(21)的內壁為與位移傳感器外形匹配的弧形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制造工藝研究所,未經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制造工藝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514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定向三軸同步螺釘擰入裝置
- 下一篇:一種環己烯合成環己醇的裝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