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遠距離供電網絡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64546.5 | 申請日: | 2020-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112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哲;陸鈞;賀凡波;葛俊杰;馬俊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有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50/12 | 分類號: | H02J50/12;H02J50/40;H02J50/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遠距離 供電 網絡 | ||
本發明公開了遠距離供電網絡,具有多個用電終端,在所述多個用電終端中,至少具有一個作為局端,其他用電終端作為遠端;在所述局端上具有局端設備,在所述遠端上具有遠端設備,多個所述用電終端之間,通過引導線纜聯通;所述局端設備包括:電源、第一工作電路、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所述第一工作電路聯通所述第一線圈,所述第一線圈和所述第二線圈耦合,且所述第二線圈的匝數大于所述第一線圈的匝數;所述遠端設備包括:負載、第二工作電路、第三線圈和第四線圈;所述第二工作電路聯通在所述負載和所述第三線圈之間,所述第三線圈和所述第四線圈耦合,且所述第四線圈的匝數大于所述第三線圈的匝數。本發明的遠距離供電網絡在實現遠距離供電的基礎上,減少了能量耗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遠距離供電網絡。
背景技術
作為通訊等領域重要的基礎設施,基站建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會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通信基站常規的供電方式一般有從供電局的直供電和由周邊企業送電的轉供電方式。而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從4G發展到5G,基站布局密度大幅度擴大,系統功耗也增加了數倍,基站的供電存在找電、布線困難等問題,而進行電路改造,不僅投資大,前期的協調和溝通,后期維護管理都存在問題,無法滿足基站建設快速發展的需要。
除此之外,基站供電也有由通信企業自行遠程供電的方式,包括直流遠程和交流遠供兩種,但需要架設交直流輸電的專用電纜,供電電纜在室外長距離敷設,不僅存在著線路損耗,也存在人身安全、電氣安全和防盜等問題。同時,隨著通信網絡建設不斷向邊遠地區延伸,室外供電質量特別差,甚至沒有市電的地方,基站供電問題更加突出,而高質量的供電是網絡通信設備可靠工作的關鍵。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遠距離供電網絡,在實現遠距離供電的同時,可以減少線路耗損。
本發明的遠距離供電網絡,具有多個用電終端,在所述多個用電終端中,至少具有一個作為局端,其他用電終端作為遠端;在所述局端上具有局端設備,在所述遠端上具有遠端設備,多個所述用電終端之間,通過引導線纜聯通;所述局端設備包括:電源、第一工作電路、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所述第一工作電路聯通所述第一線圈,所述第一線圈和所述第二線圈耦合,且所述第二線圈的匝數大于所述第一線圈的匝數;所述遠端設備包括:負載、第二工作電路、第三線圈和第四線圈;所述第二工作電路聯通在所述負載和所述第三線圈之間,所述第三線圈和所述第四線圈耦合,且所述第四線圈的匝數大于所述第三線圈的匝數。
優選的,多個所述用電終端之間以線型方式連接、網型方式連接或者線網結合方式連接;其中所述線型方式連接為:用電終端之間依次通過所述引導線纜聯通,且起始處的所述用電終端為局端;所述網型方式連接為:一個所述局端通過所述引導線纜聯通多個所述遠端;所述線網結合方式連接:一個所述局端通過所述引導線纜聯通至少一個所述遠端,除結束處的所述遠端外,一個所述遠端通過所述引導線纜聯通至少一個其他的所述遠端。
優選的,在所述局端和所述遠端聯通時,所述引導線纜聯通在所述第二線圈和所述第四線圈之間;在所述遠端之間聯通時,所述引導線纜聯通在一個遠端的所述第四線圈和另一個所述遠端的所述第四線圈之間。
優選的,所述第二線圈的半徑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線圈的半徑;所述第四線圈的半徑小于等于所述第三線圈的半徑。
優選的,所述第二線圈、所述第四線圈和所述引導線纜形成諧振回路,所述諧振回路的諧振頻率為f;所述第二線圈和所述第四線圈之間的距離小于等于c/2πf,其中c為頻率。
優選的,還包括可變電抗組件;所述第二線圈和所述第四線圈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可變電抗組件連接;所述可變電抗組件為可調電容或者可調電感。
優選的,所述第一工作電路包括:局端直流變換器、局端逆變器和局端補償電路;所述第二工作電路包括:遠端濾波器、遠端直流變換器和遠端補償電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有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有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454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環形隊列存儲方法、裝置及計算設備、存儲介質
- 下一篇:遠距離供電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