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施工現場應急管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64116.3 | 申請日: | 2020-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878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令坤;肖姜;陶俊波;陳亮;袁瑞鵬;宋興禹;薛梅;康愛紅;陸星妤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J11/00 | 分類號: | B25J11/00;B25J5/00;B25J9/16;B25J13/00;G01K13/00 |
| 代理公司: | 揚州蘇中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許必元 |
| 地址: | 225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施工現場 應急 管理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施工現場應急管理系統,包括智能機器人、智能檢測裝置和無人機消毒機組,智能機器人與三甲醫院衛生系統連接,智能機器人、無人機消毒機組、監控組與管理員電腦數據終端以及云端數據庫相連;所述智能機器人包括機器人主體、設于機器人主體兩側的機械臂、設于中央的咽拭子樣本儲存箱、設于機器人頂部的醫用高清攝像機和語音指導裝置、設于下部的醫療物資儲存箱、日用物資儲存箱和最底部的移動裝置、設于底部伸縮裝置;所述智能檢測裝置包括體溫檢測儀、心率檢測儀、病毒核酸檢測儀、警報裝置;通過本發明,該施工現場應急管理系統設計新穎,實用性強,安全度高,時效性好,社會效益高,發展前景好,智能化程度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施工現場應急管理系統,屬于智能醫療工程應急管理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各行各業的復工潮來臨,土木工程施工作為一項參與人數大、人員來往繁雜、密集的活動,有著很大的感染的風險,雖然可以安排醫務人員進行排查,但這對于醫務資源也是一種壓力,同時也增加了醫務工作人員的感染幾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有問題,提供一種施工現場應急管理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施工現場應急管理系統,其主要特征是,包括智能機器人、智能檢測裝置、無人機消毒機組、監控組、數據終端,所述數據終端包括管理員電腦數據終端、云端數據庫,管理員電腦數據終端包括現場管理員電腦端、醫院電腦端,智能機器人與三甲醫院衛生系統連接,智能機器人、無人機消毒機組、監控組與管理員電腦數據終端以及云端數據庫相連;
所述智能機器人包括機器人主體,所述機器人主體兩側設有機械臂,機器人主體中央設有咽拭子樣本儲存箱,機器人主體頂部設有醫用高清攝像機和語音指導裝置,機器人主體下部設有醫療物資儲存箱、日用物資儲存箱、移動裝置,且移動裝置設置于機器人主體最底部;所述機器人主體底部還設有用于調整智能機器人高度的伸縮裝置,且伸縮裝置位于移動裝置上部;
所述智能檢測裝置包括體溫檢測儀、心率檢測儀、病毒核酸檢測儀、警報裝置,病毒核酸檢測儀為熒光PCR法使用的工具;
使用時,員工在大門口間隔1米依次排隊,依次進行智能登記,并發放ID卡;當有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或者生活區時,需要在智能檢測裝置處檢測體溫、心率、核酸,體溫經過體溫儀檢測,心率經過心率檢測儀檢測,智能機器人使用機械臂并通過語音指導裝置指導對該人員取咽拭子樣本,咽拭子樣本儲存在咽拭子樣本儲存箱中,隨后用病毒核酸檢測儀使用熒光PCR法進行檢測;
若數據正常,人員可以選擇進入現場或者生活區,當人員選擇進入現場,會在作業區監控組的監控之下,作業區監控組通過攝像頭采集到的數據會實時傳輸到數據終端;作業區無人機消毒機組會不定期對該區域進行無接觸式低空噴灑消毒,在選擇進入生活區之前會經過消毒區進行消毒方可進入生活區,當人員選擇進入生活區,會在生活區監控組的監控之下,生活區監控組采集到的數據會實時傳輸到數據終端;人員亦可在生活區經過智能檢測裝置檢測,合格后可以直接進入施工現場,若檢測不合格,且排除感染,經過智能機器人的引導進入隔離區(三),隔離區監控組采集到的數據會實時傳輸到數據終端;隔離區無人機消毒機組不定期對該區域進行無接觸式低空噴灑消毒;
若數據異常,警報裝置發出警報并關閉進入現場及生活區通道,自動開啟二檢通道入口,經過專家遠程會診,確診人員暫時進入隔離區(一),隔離區(一)單獨建設,安排救護車將該人員送至醫院進行治療;排除感染人員進入隔離區(二),隔離兩周后再行檢測;隔離人員離開后,智能機器人通過機械臂使用消毒水對隔離區(一)房間進行消毒;
智能機器人通過高清攝像機、智能檢測裝置24小時監測隔離人員的生命特征并將信息傳至現場管理員電腦端、醫院電腦端以及云端數據庫;若有病人發生緊急情況,智能機器人與三甲醫院衛生系統連線,醫生可通過醫院電腦端控制智能機器人進行一些緊急處理并安排救護車到達現場將病人送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大學,未經揚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411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