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80機制砂混凝土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62874.1 | 申請日: | 2020-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67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鮑潔;彭輝輝;童貽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合力久盛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80 機制 混凝土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C80機制砂混凝土制備方法,屬于混凝土制備的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機制砂消耗減水劑量過大影響混凝土性質的問題,其技術要點是: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將水泥、礦物摻合料、機制砂、拌合水、減水劑投放至混凝土攪拌機中進行攪拌,得到砂漿;S2:在S1所得的砂漿中再加入碎石進行攪拌,控制砂漿富余系數在1.65~2.4,得到機制砂混凝土。通過上述方案,實現了所使用的減水劑可在進行第一步機制砂的攪拌時有效對水泥與機制砂中的石粉進行作用,達到降低兩者結合水的作用,第二部加入的碎石對已經先一步投入的剩余減水劑所能進行吸附的量較小,進而避免減水劑在整體表面積較大的碎石上進行作用導致產生效力浪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C80機制砂混凝土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現代化的不斷發展,高強混凝土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強度等級越來越高。現階段配制C80混凝土細集料大多采用優質的河砂,生產工藝已經較為成熟。但是河砂是一種短期內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河砂的過度開采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因此,為響應國家環保政策,許多混凝土生產企業在大力推廣機制砂作為混凝土細集料。
在生產過程中,與河砂相比,機制砂為人工破碎石料制成,其中含有大量的石粉,但C80混凝土本身由于其強度需要,常規C80混凝土中包括河砂的膠凝材料的總量本身便較大,使得在制作新拌混凝土本身便較為粘稠,所需減水劑量較大,而當將河砂更換為機制砂后,機制砂中的石粉更是加劇了這一現象,導致C80混凝土坍塌度過低,致使利用機制砂生產的C80混凝土泵送性差,最終無法順利使用,影響施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C80機制砂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其目的在于制得具有良好泵送性的C80機制砂混凝土。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C80機制砂混凝土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得的C80機制砂混凝土內各組分按質量份數計如下:
水135-165份;
水泥310-380份;
礦物摻合料230-285份;
機制砂600-780份;
碎石900-1160份;
減水劑8-11份;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水泥、礦物摻合料、機制砂、拌合水、減水劑投放至混凝土攪拌機中進行攪拌,得到砂漿;
S2:在S1所得的砂漿中再加入碎石進行攪拌,控制砂漿富余系數在1.80~1.95,得到機制砂混凝土。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制備過程中機制砂與碎石分開攪拌,進而使所使用的減水劑可在進行第一步機制砂的攪拌時有效對水泥與機制砂中的石粉進行作用,達到降低兩者結合水的作用,使減水劑充分作用于水泥以及石粉,而由于減水劑已被充分吸收,第二步加入的碎石對已經先一步投入的剩余減水劑所能進行吸附的量較小,進而避免減水劑在整體表面積較大的碎石上進行作用導致產生效力浪費,同時更進一步使得碎石在進入砂漿時充分的被攪拌均勻的砂漿包裹,使碎石成為懸浮在砂漿中的顆粒,最終使得整體混凝土具有較好的流動性,體現出具有良好的泵送性,且后期抗壓強度也滿足要求,實現得到符合要求的混凝土,通過對比例1與實施例2或實施例7的數據均可分析得到這一結果,使得采用本制備方法所制得的混凝土具有較好的泵送性與后期強度。
進一步設置為:步驟S2包括以下步驟:
s1:將水泥、礦粉、煤灰、硅灰、機制砂在混凝土攪拌機中的攪拌時間為30s,得到混合物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合力久盛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經湖北合力久盛混凝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28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