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干塢格構式地下連墻結構的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62872.2 | 申請日: | 2020-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195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巫東輝;秦明霞;王金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江南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18 | 分類號: | E02D5/18;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智遠創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卓幼紅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越***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干塢格構式 地下 結構 施工 方法 | ||
1.一種干塢格構式地下連墻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連墻基于雙十字連接頭、工字連接頭連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測量定位,根據塢口大小測定,在塢口的內圍設計成呈“H”地下連續墻;
S2、導墻制作,依據塢口的內圍形成的“H”形,作出對應導墻設計;
S3、對應呈“H”的設計,形成“H”形成槽;
S4、在平地上采用槽鋼焊成格柵狀,制成數個鋼筋籠;
S5、在地下連續墻依次下放鋼筋籠,在呈“H”形的地下連續墻,其縱向一、縱向二的鋼筋籠之間的縱向連接采用工字連接頭進行連接;其橫向處的鋼筋籠之間的連接采用雙十字連接頭進行連接;
S6、連接好后,洗刷連接頭;
S7、設計接頭箱位置,安放接頭箱;
S8、連續墻混凝土澆筑成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干塢格構式地下連墻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驟S1測量定位,設計“H”形時,同時考慮包括如下:
1)干塢基坑內側貼近地下連續墻7.45m范圍內(塢口范圍除外)采用φ850@600mm三軸攪拌樁進行格柵式加固,干塢其余范圍采用φ500mm@1500mmCFG樁(正方形布置)進行加固,樁長按進入粉土、粉質粘土層不小于4.5m、全風化巖不小于1.5m、強風化巖不小于1m、或中(微)風化巖不小于0.5m控制;
2)干塢支護結構設計基坑底尺寸147×145.5m,場地平整標高7.50,基坑底高程為-6.2m(非管段制作區)和-6.6m(管段制作區),基坑深度13.7~14.1m;塢口處開挖標高至-6.6m,深度14.1m;干塢底標高-5.6m,塢底結構厚度1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干塢格構式地下連墻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驟S6中的洗刷連接頭采用特制鋼板接頭刷,以達到提高接頭連接的剛性,進一步提高地下邊續墻的質量,其鋼板接頭刷包括以下結構:包括錘體;所述錘體的一側均勻固定安裝有若干錘牙,錘牙與錘牙之間留有均勻的間隙,其間隙均勻等同大小,用于對準雙十字鋼板的十字接頭,錘體位于錘牙的上部固定安裝有定位桿,錘牙和定位桿一一對應,且定位桿與錘牙之間安裝有固定鋼板,所述錘體的另一側還固定安裝有配裝塊,接頭刷使用時只需沖樁機配合,沖樁機就好位后安裝好刷頭對準十字接頭。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干塢格構式地下連墻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S7中的接頭箱,包括以下結構,以實現良好的澆筑成形及方便起拔,包括以下結構:包括箱體,所述箱體是一種可拼接的箱體結構,所述的箱體的頭端安裝有連接頭,箱體的尾端設置有與連接頭相互配合的連接槽,所述的連接頭兩側與連接槽兩側均分別設有對應的穿銷孔;所述箱體上均勻開設有若干起拔器穿銷孔,起拔器通過第二連接穿銷穿入起拔器穿銷孔提起箱體;所述箱體的尾部上下對稱開設有兩個漏漿孔;所述箱體尾部位于每個漏漿孔的外側均安裝有封底板。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干塢格構式地下連墻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縱向一、縱向二與橫向處交接處采用“T”字形鋼筋籠,所述的雙十字連接頭直接焊接于“T”字橫向一端口連接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干塢格構式地下連墻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筋籠中間還設有鋼桁架,具體包括如下:
所述的鋼筋籠加工時先鋪設水平筋,再鋪設縱向主筋,并焊接牢固,然后焊接鋼筋支架,再接焊上層縱向筋、水平筋,最后焊接鎖邊筋、吊筋及定位墊塊,同時設計要求的桁架筋也要靈活焊接入籠中,焊接鋼筋桁架時,按要求留出灌注導管的位置,且兩導管間距不大于3m,導管距槽段端部不大于0.5m,為了鋼筋籠在起吊過程中有足夠的剛度,根據槽段寬度及起吊工藝設置桁架筋,一般為3~5榀;鋼筋籠內部交點、桁架處及鋼筋籠周邊100%點焊,從而保證鋼筋籠的起吊剛度;
所述的縱向一、縱向二的鋼筋籠縱向預留導管位置,并上下貫通;鋼筋籠底端在0.5m范圍的厚度方向進行收口處理;為滿足鋼筋籠保護層厚度要求,水平方向設2~3列定位筋,每列定位墊塊豎向間距5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江南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中煤江南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287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混凝土生產用粉料添加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消防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