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H13基體鋼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61880.5 | 申請日: | 2020-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492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蘊博;馬祖斌;趙昌德;左玲立;葛學元;劉恒三;祁曄思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機科國創輕量化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金馬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02 | 分類號: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22;C22C38/24;C22C38/34;C21D9/00;C21D8/06;C21D1/32;C21D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姚東華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h13 基體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H13基體鋼,其特征在于,所述H13基體鋼的化學成分按照質量百分比計為:C:0.37%~0.45%;Si:1.0%~2.0%;Mn:0.50%~1.0%;Cr:3.1%~4.0%;Mo:2.5%~3.0%;V:0.7%~1.2%;Al:0.001%~0.05%;N:0.004%~0.03%,其余為鐵元素;
H13基體鋼中析出M23C6、M6C、MC三種碳化物;MC型碳化物的尺寸為0.5~1.5μm;M23C6的質量分數為1.5~2.0%,MC的質量分數為1.1~1.2%,M6C的質量分數為3.5~4.0%;H13基體鋼中析出AlN氮化物;AlN尺寸為100~120nm;所述H13基體鋼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按照H13基體鋼的各元素的組成,配置原料,通過真空爐冶煉制得鋼錠;
步驟2:鋼錠進行自由鍛制得圓棒,鋼錠自由鍛采用三向鍛造工藝進行鍛造;
步驟3:將圓棒進行等溫球化退火,圓棒等溫球化退火分為兩段式退火保溫,第一段保溫溫度為860~880℃,保溫時間為1.5~2h;第二段保溫溫度為740~760℃,保溫時間為2~3h;
步驟4:球化退火后,對圓棒進行熱處理,通過機加工獲得指定尺寸的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H13基體鋼,其特征在于,N:0.004%~0.02%,AlN尺寸為100nm。
3.一種H13基體鋼的制備方法,用于制備權利要求1~2任意一項所述的H13基體鋼,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按照H13基體鋼的各元素的組成,配置原料,通過真空爐冶煉制得鋼錠;
步驟2:鋼錠進行自由鍛制得圓棒,鋼錠自由鍛采用三向鍛造工藝進行鍛造;
步驟3:將圓棒進行等溫球化退火,圓棒等溫球化退火分為兩段式退火保溫,第一段保溫溫度為860~880℃,保溫時間為1.5~2h;第二段保溫溫度為740~760℃,保溫時間為2~3h;
步驟4:球化退火后,對圓棒進行熱處理,通過機加工獲得指定尺寸的產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H13基體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鋼錠自由鍛在1180℃~1200℃溫度下進行,終鍛溫度≥850℃。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H13基體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圓棒等溫球化退火為兩段式退火保溫,第一段保溫溫度為860~870℃,保溫時間為1.5~2h;第二段保溫溫度為740~760℃,保溫時間為2~3h。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H13基體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圓棒熱處理采用一次淬火和連續兩次回火的熱處理工藝。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H13基體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所述一次淬火為圓棒在1030~1130℃下保溫40min~60min后進行油淬,空冷至室溫。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H13基體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兩次回火的溫度相同,均為590~620℃,第一次回火與第二次回火保溫時間均為兩小時,回火冷卻方式為空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機科國創輕量化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金馬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機科國創輕量化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金馬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188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超輕/超重非硅離型膜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農業生產用地膜鋪設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