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適用于恒星敏感器與衛星平臺或者有效載荷的連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61784.0 | 申請日: | 2020-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742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5 |
| 發明(設計)人: | 江霆;俞潔;孔祥森;曹裕豪;孔祥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4G1/64 | 分類號: | B64G1/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國中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適用于 恒星 敏感 衛星 平臺 或者 有效 載荷 連接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用于恒星敏感器與衛星平臺或者有效載荷的連接裝置,包括:有效載荷(1)、恒星敏感器(2)、衛星平臺(3)以及連接解鎖部件;所述有效載荷(1)安裝在衛星平臺(3)上;所述連接解鎖部件設置在恒星敏感器(2)與衛星平臺(3)之間;所述的恒星敏感器(2)與有效載荷(1)連接的同時通過連接解鎖部件與衛星平臺(3)連接。本發明中,有效載荷可自行設計結構,不需要考慮星敏感器安裝點的大小、剛度、強度要求。本發明中,恒星敏感器可布置在性能最優的位置,不需要考慮有效載荷內部設計的制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恒星敏感器連接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適用于恒星敏感器與衛星平臺或者有效載荷的連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衛星發射時恒星敏感器的連接形式與衛星在軌道運行時恒星敏感器的連接形式。
背景技術
恒星敏感器是通過觀測恒星獲得自身姿態的器件,衛星有效載荷通過恒星敏感器的姿態數據確定方向。光學相機、紅外相機等有效載荷的指向精度高低在很大程度決定了衛星性能好壞。傳統衛星的恒星敏感器直接安裝在衛星平臺上,而衛星平臺受空間太陽光照等影響會產生一定變形,使有效載荷與恒星敏感器相對位置發生改變,導致有效載荷獲得的姿態數據包含了平臺變形引起的誤差,從而降低了有效載荷的指向精度。高精度衛星將恒星敏感器直接安裝在有效載荷上。為了確保衛星發射過程中的振動不會破壞恒星敏感器,恒星敏感器的連接點需要提供足夠的連接剛度和連接強度。然而,恒星敏感器大面積、高剛度、高強度的安裝點需求給載荷的設計帶來了很多制約因素,也浪費了很多重量資源。
專利文獻CNCN104908979A公開了一種柔性太陽翼壓緊釋放裝置,太陽翼通過壓緊釋放裝置與平臺連接,太陽翼在軌展開前,壓緊釋放裝置主動運動釋放,解除太陽翼與平臺之間的固定約束,使得太陽翼能在展開機構的驅動下順利展開。另外,太陽翼與衛星平臺之間采用多個支撐點提供支撐力,結構具有較高的承載能力。該專利并未提供一種恒星敏感器與衛星平臺、有效載荷的連接形式。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恒星敏感器與衛星平臺或者有效載荷的連接裝置。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適用于恒星敏感器與衛星平臺或者有效載荷的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效載荷1、恒星敏感器2、衛星平臺3以及連接解鎖部件;所述有效載荷1安裝在衛星平臺3上;所述連接解鎖部件設置在恒星敏感器2與衛星平臺3之間;所述的恒星敏感器2與有效載荷1連接的同時通過連接解鎖部件與衛星平臺3連接。
優選地,所述恒星敏感器2包括:恒星敏感器連接點(201);所述恒星敏感器連接點201設置于有效載荷1上,恒星敏感器連接點201無附加剛度、強度要求,可以直接在有效載荷1表面設置。
優選地,所述連接解鎖部件包括:連接解鎖連接點。
優選地,所述連接解鎖連接點的數量為兩個。
優選地,所述連接解鎖連接點包括:第一連接解鎖連接點202、第二連接解鎖連接點203;所述第一連接解鎖連接點202與恒星敏感器2連接。
優選地,所述衛星平臺3包括:衛星平臺安裝點301;所述第二連接解鎖連接點203與衛星平臺安裝點301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衛星平臺安裝點301的數量為一個或者多個;所述多個衛星平臺安裝點301與連接解鎖部件相連;所述衛星平臺安裝點301的剛度高于設定閾值;所述衛星平臺安裝點301的強度高于設定閾值。
優選地,在衛星發射時,所述恒星敏感器2通過多個衛星平臺安裝點301分別與衛星平臺3、有效載荷1進行連接;
優選地,當衛星在軌工作時,所述恒星敏感器2通過連接解鎖部件解除與衛星平臺3的連接,使恒星敏感器2只與有效載荷1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未經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17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