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場顯示裝置及立體顯示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61156.2 | 申請日: | 2020-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794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成民;范登峰;張世誠;張金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30/27 | 分類號: | G02B30/27;G02B30/52;H04N13/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協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賴均源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顯示裝置 立體 顯示 方法 | ||
1.一種光場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場顯示裝置包括:
顯示設備,用于分別顯示每一幀畫面中的淺景深部分、中景深部分以及高景深部分;
透射顯示體,位于所述顯示設備的一側,包括依次層疊設置的實像顯示區域、聚焦顯示面以及虛像顯示區域,所述實像顯示區域與所述顯示設備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虛像顯示區域與所述顯示設備之間的距離;
微透鏡陣列,位于所述顯示設備與所述透射顯示體之間,所述微透鏡陣列在所述顯示設備與所述透射顯示體之間移動,來分別將所述淺景深部分投射到所述實像顯示區域、將所述中景深部分投射到所述聚焦顯示面以及將所述高景深部分投射到所述虛像顯示區域;
驅動組件,用于驅動所述微透鏡陣列在所述顯示設備與所述透射顯示體之間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場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組件包括:
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具有至少一第一輸出軸;
第一棘輪鏈輪,連接于所述第一輸出軸上;
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具有至少一第二輸出軸;
第二棘輪鏈輪,設置于所述第二輸出軸上,所述第二棘輪鏈輪的工作方向與所述第一棘輪鏈輪的工作方向相反;
鏈條,所述鏈條的兩端分別套設在所述第一棘輪鏈輪和所述第二棘輪鏈輪外,所述微透鏡陣列與所述鏈條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場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場顯示裝置還包括框架,用于支撐所述顯示設備、所述微透鏡陣列以及所述透射顯示體,所述框架上設置有滑槽;所述驅動組件還包括滑動軸,所述滑動軸的一端與所述微透鏡陣列連接,且所述滑動軸連接于所述鏈條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場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組件包括:
電機,所述電機具有至少一輸出軸;
主動帶輪,連接于所述輸出軸上;
從動軸,與所述輸出軸平行設置;
從動帶輪,連接于所述從動軸上;
同步帶,所述同步帶的相對兩端分別套設在所述主動帶輪和所述從動帶輪外,所述微透鏡陣列與所述同步帶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場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組件包括:
電機,所述電機具有至少一輸出軸;
主動鏈輪,連接于所述輸出軸上;
從動軸,與所述輸出軸平行設置;
從動鏈輪,連接于所述從動軸上;
鏈條,所述鏈條的兩端分別套設在所述主動鏈輪和所述從動鏈輪外,所述微透鏡陣列與所述鏈條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光場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場顯示裝置還包括平面透鏡,所述平面透鏡鋪設于所述顯示設備的顯示面表面,用于將所述顯示設備當前顯示的內容匯聚,降低所述顯示設備發生色散的概率。
7.一種立體顯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體顯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通過系統計算將當前幀畫面中的淺景深部分解析出來,并將解析出來的第一影像數據輸出給顯示設備進行顯示,同時控制微透鏡陣列移動到第一預設區域,以通過所述微透鏡陣列將所述顯示設備當前顯示的內容投射到透射顯示體的實像顯示區域;
通過系統計算將當前幀畫面中的中景深部分解析出來,并將解析出來的第二影像數據輸出給所述顯示設備進行顯示,同時控制所述微透鏡陣列移動到第二預設區域,以通過所述微透鏡陣列將所述顯示設備當前顯示的內容投射到所述透射顯示體的聚焦顯示面;
通過系統計算將當前幀畫面中的高景深部分解析出來,并將解析出來的第三影像數據輸出給顯示設備進行顯示,同時控制微透鏡陣列移動到第三預設區域,以通過所述微透鏡陣列將所述顯示設備當前顯示的內容投射到所述透射顯示體的虛像顯示區域。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立體顯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鏡陣列包括若干陣列設置的透鏡元,每一所述透鏡元的直徑與所述LED顯示屏的像素間距呈正相關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115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