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機器人彎管加工方法及彎管加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60608.5 | 申請日: | 2020-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597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1 |
| 發明(設計)人: | 戴智洋;郭秦陽;孫斌;黃萬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7/12 | 分類號: | B21D7/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棟棟 |
| 地址: | 201906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器人 彎管 加工 方法 裝置 | ||
1.一種機器人彎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建立用戶坐標系,所述用戶坐標系的原點位于彎管的頂端,所述用戶坐標系的Z軸方向豎直向上,所述用戶坐標系的Y軸方向朝向所述彎管的內側方向;
S2、機器人手持彎管機頭,所述機器人設置在所述彎管的頂端,保持所述機器人固定不動,計算機器人工具坐標系;
S3、將數模數據導入彎管參數模型和機器人運動模型,建立機器人彎管加工路徑,生成機器人彎管加工程序;
S4、所述機器人執行所述機器人彎管加工程序;
在S3中,所述機器人運動模型包括:
A1、所述機器人進行進給運動;
A2、所述機器人和旋轉夾持器聯動旋轉;
A3、所述機器人配合所述彎管機頭的旋轉隨動;
在S3中,所述機器人運動模型的參數包括:所述機器人進行進給運動的進給量、所述機器人和所述旋轉夾持器聯動旋轉的第一角度、所述彎管機頭的旋轉的第二角度和所述機器人隨動的隨動距離;
在S3中,所述彎管參數模型包括數模坐標、彎曲半徑、所述隨動距離、所述進給量、所述第二角度和兩工藝之間的旋轉角度;
所述隨動距離為:
Li=CiπRi;
式中:Li為所述隨動距離,Ci為所述第二角度,Ri為所述彎曲半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器人彎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在所述彎管的一端建立所述用戶坐標系,或在所述彎管的兩端分別建立所述用戶坐標系。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器人彎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采用三點法建立所述用戶坐標系,于所述彎管的頂端、所述彎管的正上方以及沿所述彎管的方向取三個點,計算三所述點的位置得到所述用戶坐標系。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器人彎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對所述彎管的一端進行加工,導入一組所述數模數據;或對所述彎管的兩端進行加工,導入兩組所述數模數據。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器人彎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為:
Ci=acos((ViVi+1)/(|Vi||Vi+1|));
式中:Vi為Pi與Pi+1的向量,Pi為所述數模坐標,Vi+1為Pi+1與Pi+2的向量。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機器人彎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進給量為:
Yi=|Vi|-Ri*tan(Ci/2)-Ri*tan(Ci-1/2);
式中:Yi為所述進給量,Ci-1=acos((Vi-1Vi)/(|Vi-1||Vi|))。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機器人彎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為:
Bi=acos((Ni-1Ni)/(|Ni-1||Ni|));
式中:Bi為所述第一角度,Ni為Vi與Vi+1的法向量,Ni-1為Vi-1與Vi的法向量。
8.一種機器人彎管加工裝置,用于實現權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機器人彎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彎管機頭、夾持所述彎管機頭的所述機器人、以及能夠與所述機器人聯動運動的旋轉夾持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060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地暖水管清洗檢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下拋式探測攻擊無人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