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軟包電池模組及其組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60059.1 | 申請日: | 2020-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684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魯恒飛;王永;吳洋;侯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50/211 | 分類號: | H01M50/211;H01M50/271;H01M50/287;H01M50/296;H01M50/503;H01M50/519;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張夢媚 |
| 地址: | 23001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池 模組 及其 組裝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軟包電池模組及其組裝方法,其包括殼體和容納于所述殼體內的軟包電芯總成,所述軟包電芯總成包括軟包電芯和集成蓋總成,所述軟包電芯由電芯單元構成,所述電芯單元由電芯單體組成,所述電芯單體中夾設有雙面膠條,最外側電芯單體的外側各貼合一片單面背膠緩沖泡棉,相鄰的所述電芯單元之間設有雙面背膠緩沖泡棉。該軟包電池模組設計緊湊,強度高且成組效率和體積利用率高。同時該軟包電池模組的組裝方法實現了高度的自動化和連續作業,有利于軟包電池模組的大規模批量應用和節約模組的制造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軟包電池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背景技術
軟包電芯相比其他類型的電芯由于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較好,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軟包電芯由于自身強度弱,所以需要容納軟包電芯的電池模組結構要做強,保證其在整車壽命期間內的各種復雜工況情況下,均能夠有效保護電池模組內部的軟包電芯,電池模組的壽命與整車同壽命。而且,軟包電池模組結構應該是面向制造的,即軟包電池模組組裝的各個工序步驟皆為自動化或半自動化,減少人工操作和干預,便于工業大批量生產組裝制造。因此,如何更好的設計出面向制造的高強度軟包電池模組成為亟待攻克的難題。而軟包電芯、軟包電池模組在國內還處在蓬勃發展的初期,軟包電池模組的產線自動化程度尚不能做到完全自動化,需要較多的人工操作和干預。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有必要提供一種軟包電池模組及其組裝方法,該組裝方法從內部的電芯堆疊組裝到極耳焊接、端板與外框焊接、外框上下U形殼體焊接等全部實現自動化,生產節拍和長產效率大幅提高,從而降低了生產制造成本,解決了現有的軟包電池模組組裝過程無法做到完全自動化的技術問題。
一種軟包電池模組,其包括殼體和容納于所述殼體內的軟包電芯總成,所述軟包電芯總成包括軟包電芯和集成蓋總成,所述軟包電芯由若干電芯單元構成,所述電芯單元由兩個電芯單體組成,所述電芯單體中夾設有雙面膠條,最外側電芯單體的外側各貼合一片單面背膠緩沖泡棉,相鄰的所述電芯單元之間設有雙面背膠緩沖泡棉;所述集成蓋總成固接于所述軟包電芯的上端面及兩端;所述軟包電芯總成的兩端卡接有絕緣防護側蓋板,所述絕緣防護側蓋板的外側卡接有模組端板,所述模組端板的四邊分別與所述殼體焊接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包括下部的U形罩體和設于所述U形罩體上端的倒U型蓋板焊接而成。
進一步的,所述U型罩體包括底板和相對設置的兩側板,所述側板遠離所述底板的上端為臺階結構,所述倒U型蓋板與所述臺階結構相卡合;所述底板上涂敷有導熱結構膠。
進一步的,所述集成蓋總成包括兩集成蓋端板和FPC總成上蓋板,所述集成蓋端板焊接于所述軟包電芯的兩端,所述FPC總成上蓋板與所述軟包電芯貼合且與所述集成端板焊接。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軟包電池模組的組裝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S10、軟包電芯堆疊工序:在相鄰的軟包電芯單體之間夾設雙面膠條固定,形成電芯單元;相鄰的電芯單元之間設有雙面背膠緩沖泡棉,在最外側電芯單體的外側各貼合一片單面背膠緩沖泡棉;
S20、軟包電芯總成組裝工序:在所述軟包電芯的兩端分別組裝焊接集成蓋板,在所述軟包電芯的上端面貼合FPC總成上蓋板,并將所述FPC總成上蓋板分別與所述集成蓋板焊接;
S30、將所述軟包電芯總成放入所述U形罩體中,在軟包電芯總成的兩端組裝絕緣防護側蓋板,所述絕緣防護側蓋板與所述集成蓋板卡接固定;
S40、在所述絕緣防護側蓋板的外側分別組裝模組端板,所述模組端板與所述絕緣防護側蓋板相配合,且所述模組端板的側邊與所述U形罩體的側邊搭接貼合;
S50、將倒U形蓋板扣至所述U形罩體上,并將所述倒U形蓋板和所述U形罩體、所述U形罩體和所述模組端板分別進行焊接固定。
進一步的,步驟S10的具體步驟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6005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