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肛門成形手術中的盆底肌隧道擴張刻度鉗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59792.1 | 申請日: | 2020-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594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龍;陳震;明安曉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都兒科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B17/29 | 分類號: | A61B17/29;A61B90/00;A61M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張建利 |
| 地址: | 100020***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肛門 成形 手術 中的 盆底肌 隧道 擴張 刻度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肛門成形手術中的盆底肌隧道擴張刻度鉗,該盆底肌隧道擴張刻度鉗包括第一鉗臂、第二鉗臂、第一手指環、第二手指環、第一鉗臂彎頭、第二鉗臂彎頭、鉸軸、第一連接片和第二連接片所述第一鉗臂彎頭和第二鉗臂彎頭向一側彎曲成弧形,所述第一鉗臂彎頭和第二鉗臂彎頭中至少一個鉗臂彎頭外表面設置有多個深度刻度線以標識所述第一鉗臂彎頭或第二鉗臂彎頭插入體內的深度。本發明提供的肛門成形手術中的盆底肌隧道擴張刻度鉗的鉗臂彎頭的外表面設置有深度刻度線,能夠知道鉗臂彎頭進入人體的深度,從而有利于手術操作的進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肛門成形手術中的盆底肌隧道擴張刻度鉗。
背景技術
肛門閉鎖是小兒外科常見的先天畸形,病理改變是胚胎早期直腸發育停滯,沒有穿過盆底肌肉至會陰。手術最關鍵的部分是精準地在盆底肌肉的中心形成隧道,將直腸穿出建立正常的直腸與肌肉的解剖關系。70年代以前,通過手指盲目分離形成隧道,解決排便問題,但是缺點是肌肉損傷和錯過其中心問題導致術后大便失禁。80年代后,通過尾路見盆底肌肉正中劈開,辨認肌肉中心后,將直腸直視下縫合固定在肌肉中心,缺點是肌肉損傷,直腸周圍形成疤痕,導致狹窄和僵硬,便秘高達60%。20世紀后,腹腔鏡肛門成形興起,優點是微創避免盆底肌肉劈開,提高了治療效果。但是準確地從會陰側向盆腔側形成隧道仍然是手術的難點,影響療效,阻礙其推廣應用,目前國內外尚沒有盆底肌肉隧道的擴張刻度鉗。目前沒有類似的擴張器械,傳統的擴張器械存在盆底肌肉損傷,隧道錯過肌肉中心導致的手術后大便失禁脫肛等一系列并發癥,影響手術療效。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肛門成形手術中的盆底肌隧道擴張刻度鉗,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由于傳統的擴張器械存在盆底肌肉損傷,隧道錯過肌肉中心導致的手術后大便失禁脫肛等一系列并發癥,影響手術療效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肛門成形手術中的盆底肌隧道擴張刻度鉗,該盆底肌隧道擴張刻度鉗包括第一鉗臂、第二鉗臂、第一手指環、第二手指環、第一鉗臂彎頭、第二鉗臂彎頭、鉸軸、第一連接片和第二連接片,所述第一連接片連接于所述第一鉗臂彎頭尾端與所述第一鉗臂前端之間,所述第二連接片連接于所述第二鉗臂彎頭尾端與所述第二鉗臂前端之間,所述第一連接片和所述第二連接片通過所述鉸軸鉸接連接,所述第一手指環和所述第二手指環分別連接于所述第一鉗臂和所述第二鉗臂尾端;所述第一鉗臂彎頭和第二鉗臂彎頭向一側彎曲成弧形,所述第一鉗臂彎頭和第二鉗臂彎頭中至少一個鉗臂彎頭外表面設置有多個深度刻度線以標識所述第一鉗臂彎頭或第二鉗臂彎頭插入體內的深度。
進一步地,設置于所述第一鉗臂彎頭或第二鉗臂彎頭上的相鄰兩個所述深度刻度線之間的水平距離為1cm或5mm。
進一步地,設置于所述第一鉗臂彎頭或所述第二鉗臂彎頭外表面的多個所述深度刻度線由不同的顏色標識層構成。
進一步地,所述盆底肌隧道擴張刻度鉗還包括多個深度數值標識,每個所述深度數值標識設置于對應的所述深度刻度線后側。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鉗臂彎頭和所述第二鉗臂彎頭的前端均為圓潤頭部。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鉗臂彎頭和所述第二鉗臂彎頭的直線長度均為4-6cm,所述盆底肌隧道擴張刻度鉗的直線長度為17-19cm,所述第一鉗臂彎頭和所述第二鉗臂彎頭的弧度角度為5-15°。
進一步地,所述盆底肌隧道擴張刻度鉗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鉗臂尾部和所述第二鉗臂尾部的互相配合的兩個卡止件,所述卡止件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鉗臂或所述第二鉗臂的卡止臂以及設置于所述卡止臂一側的多個卡止凸起,多個卡止凸起沿所述卡止臂的延伸方向間隔分布,兩個卡止件的卡止凸起相向設置以相互卡止。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鉗臂彎頭和所述第二鉗臂彎頭內側均設置有防滑條紋。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都兒科研究所,未經首都兒科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979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