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白木香氣霧培根生產沉香香粉和精油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59096.0 | 申請日: | 2020-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376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馬新業;肖乃玉;藍碧鋒;鐘樂;張雪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G7/06 | 分類號: | A01G7/06;A01G31/00;A01N43/90;A01N43/38;A01N37/10;A01N57/12;A01N37/42;A01N25/10;A01P21/00;C11B9/00;C11B9/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海心聯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 地址: | 510006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木香 培根 生產 沉香 香粉 精油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白木香氣霧培根生產沉香香粉和精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培育適用于氣霧栽培環境的白木香實生苗株型;(2)選擇符合要求的白木香實生苗轉移至氣霧環境長期培養,并采用多次割茬方式持續收獲再生的氣霧根;(3)利用沉香誘導劑浸泡或噴涂離體的氣霧根,使白木香根內產生結香標志性化合物倍半萜類和色酮類物質,然后制成沉香香粉和精油即可。該方法采用多次割茬方式持續收獲再生的氣霧根材料,結合沉香誘導劑浸泡或噴涂,誘導根產生品種特異的結香標志性成分,能顯著縮短生產沉香的時間,顯著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并提升沉香產量和品質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沉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白木香氣霧培根生產沉香香粉和精油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濫采濫伐、生態環境惡化導致野生中藥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生產秩序失范等也導致傳統種植中藥材品質下降、安全隱患增加,因此,利用現代農業技術并結合多學科前沿技術,在充分考慮中藥材特殊性和現階段中藥農業實際生產力水平基礎上進行新資源一級開發,在當下更加突顯必要性和緊迫性。
沉香,指瑞香科沉香屬和擬沉香屬多個物種(中國國產沉香唯一正品基原植物為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也稱土沉香)的含樹脂木材,是中國、日本、印度及東南亞諸國傳統藥材和世界名貴香料。目前全世界范圍內野生沉香資源日漸枯竭,其國際貿易已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管控。為實現資源永續利用,作為野生資源瀕危的嶺南道地藥材,白木香人工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人工結香技術持續創新優化。然而多種現行技術如“打吊瓶”、“鉆火洞”等存在薄層結香、木質腐爛等問題,整體上大樹結香資源供應周期需要至少近十年時間,資源利用率低和投資回報慢等原因也還嚴重影響從業者生產熱情。人工結香技術仍是制約沉香產業發展的瓶頸,緩解供需矛盾仍是沉香新資源開發的內在強勁動力。
鑒于白木香種子多、育苗技術簡單、生長迅速等生物學特性,可開展人工環境下白木香實生苗氣霧栽培短周期收獲根材料,然后以根為對象進行脅迫結香,是一種潛在的生產沉香及其附加產品(如香粉和精油)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白木香氣霧培根生產沉香香粉和精油的方法,該方法采用多次割茬方式持續收獲再生的氣霧根材料,結合沉香誘導劑浸泡或噴涂,誘導根產生品種特異的結香標志性成分,能顯著縮短生產沉香的時間,顯著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并提升沉香產量和品質穩定性。
本發明的上述第一個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利用白木香氣霧培根生產沉香香粉和精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培育適用于氣霧栽培環境的白木香實生苗株型;
(2)選擇符合要求的白木香實生苗轉移至氣霧環境長期培養,并采用多次割茬方式持續收獲再生的氣霧根;
(3)利用沉香誘導劑浸泡或噴涂離體的氣霧根,使白木香根內產生結香標志性化合物倍半萜類和色酮類物質,然后制成沉香香粉和精油即可。
本申請鑒于白木香種子多、育苗技術簡單、生長迅速等生物學特性,開展人工環境條件下的白木香苗木氣霧栽培現代農業技術研究,可短周期、連續性收獲再生的氣霧根材料,挖掘并應用生物學原理,結合高分子功能材料、緩控釋等技術開發新型沉香誘導劑,誘導氣霧根產生品種特異的結香標志性成分(如倍半萜類和色酮類物質)。通過本申請中的方法開發沉香新資源,具有顯著降低傳統資源生產所需時間和空間成本、極大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顯著提升產品安全性和品質穩定性、生態環境友好等優勢,具有改善本品種藥材/香料市場供應狀況的良好前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研究院),未經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909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