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能夠回收霧氣的霧化加工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59030.1 | 申請日: | 2020-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08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辛斌杰;嚴慶帥;謝翔宇;徐麗麗;臧麗然;賀炎;劉露露;于佳;周曦;江燕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6B1/02 | 分類號: | D06B1/02;D06B23/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慶 |
| 地址: | 20162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能夠 回收 霧氣 霧化 加工 裝置 方法 | ||
1.一種能夠回收霧氣的霧化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織物傳送組件、一充氣系統、一霧化系統和一回收系統;所述回收系統包括一回收罩組件、一回收槽、一冷凝裝置、一抽氣泵、一回收液存儲裝置和一支撐座;所述回收罩組件罩設于所述織物傳送組件的部分輸送路徑并架設于所述支撐座上;所述回收罩組件的底部形成所述回收槽;所述回收槽的底部通過一管道依次連接所述冷凝裝置和所述抽氣泵,所述冷凝裝置的下方連接所述回收液存儲裝置;所述充氣系統和所述霧化系統分別與所述回收罩組件內部導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夠回收霧氣的霧化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罩組件包括一回收罩上殼和一回收罩下殼;所述回收罩上殼和所述回收罩下殼沿豎直方向且沿所述織物傳送組件的所述部分輸送路徑方向的截面呈U形;所述回收罩下殼固定于所述支撐座上;所述回收罩上殼與所述回收罩下殼對置設置并固定于所述回收罩下殼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能夠回收霧氣的霧化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罩上殼和所述回收罩下殼沿垂直于所述部分輸送路徑方向的截面呈弧形。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能夠回收霧氣的霧化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系統包括至少一輸氣管和至少一充氣泵;所述輸氣管固定于所述回收罩上殼頂部內壁并連接所述充氣泵;所述輸氣管位于所述回收罩組件內的部分的兩側分別形成多個小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能夠回收霧氣的霧化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霧化系統包括至少一霧化管、至少一霧化器和一原料存儲裝置;所述霧化管固定于所述輸氣管正下方并連接所述霧化器,所述霧化器連接所述原料存儲裝置;所述霧化管位于所述回收罩組件內的部分的底部形成多個小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能夠回收霧氣的霧化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槽底面的高度自外側向中部逐漸降低,所述底面的高度最低處連接所述管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能夠回收霧氣的霧化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織物傳送組件包括水平布設的一放布輥、一第一導向輥、兩第一加壓輥、兩第二加壓輥、一第二導向輥、一收布輥、一傳動裝置和一支架;一所述第一加壓輥設置于另一所述第一加壓輥的下方,且兩所述第一加壓輥配合形成一第一織物通道;一所述第二加壓輥設置于另一所述第二加壓輥的下方,且兩所述第二加壓輥配合形成一第二織物通道;所述第一導向輥、位于上方的一所述第一加壓輥、位于上方的一所述第二加壓輥和所述第二導向輥間隔設置于同一平面內;所述放布輥設置于所述第一導向輥遠離所述第一加壓輥的一側;所述收布輥設置于所述第二導向輥遠離所述第二加壓輥的一側;所述放布輥和/或所述收布輥與所述傳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放布輥、所述第一導向輥、所述第二導向輥和所述收布輥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回收罩組件罩設于兩所述第一加壓輥和兩所述第二加壓輥外。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能夠回收霧氣的霧化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壓輥和所述第二加壓輥的兩端穿出所述回收罩組件并分別與所述支撐座樞接;所述第一加壓輥和所述第二加壓輥的兩端分別通過密封軸承與所述回收罩組件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能夠回收霧氣的霧化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導氣片,所述導氣片呈弧形并連接于所述霧化管與所述回收罩上殼之間。
10.一種基于權利要求7~9任一項所述的能夠回收霧氣的霧化加工裝置的霧化加工方法,包括步驟:
S1:將一織物設置于所述織物傳送組件,將所述織物從所述放布輥輸出,所述織物依次通過所述第一導向輥、所述第一織物通道、所述第二織物通道和所述第二導向輥,且所述織物的一端纏繞于所述收布輥上;兩所述第一加壓輥和兩所述第二加壓輥分別對所述織物施加壓力;
S2:啟動所述霧化器,所述霧化器輸出的霧氣通過所述霧化管輸入所述回收罩組件內;同時,啟動所述充氣泵,所述充氣泵排出的氣體通過所述輸氣管輸入所述回收罩組件內并向所述輸氣管兩側的方向排出;
S3:當所述回收罩組件內的所述霧氣達到一預設濃度并持續一預設時間后,通過啟動所述冷凝裝置和所述抽氣泵,引導所述霧氣向所述回收罩下殼底部的所述回收槽匯聚,所述霧氣經過所述管道輸入到所述冷凝裝置,所述冷凝裝置將所述霧氣凝聚成液體并流入到所述回收液存儲裝置,同時,所述回收罩組件內由所述霧氣凝聚形成的液體沿所述回收罩下殼聚集到所述回收槽,然后依次通過所述管道和所述冷凝裝置收集到所述回收液存儲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未經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903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