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灶具聚能罩及燃氣灶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58877.8 | 申請日: | 2020-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781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柯情;劉曉剛;王帥東;俞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C15/10 | 分類號: | F24C15/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 31283 | 代理人: | 楊東明;羅洋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灶具 聚能罩 燃氣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灶具聚能罩及燃氣灶,其包括相互間隔設置的第一罩層和第二罩層,第一罩層位于第二罩層的上方,第一罩層和第二罩層套設于燃燒器的混氣室的外側,第一罩層和第二罩層形成的空腔為第一空氣預熱區,第一空氣預熱區連通于外火蓋的火孔,第二罩層與盛液盤間隔設置并形成第二空氣預熱區,第二空氣預熱區連通于內火蓋的火孔,第一罩層的內圈與混氣室間隔設置,第二罩層的內圈與混氣室的側壁貼合。通過以上結構,實現了對內火蓋和外火蓋上的二次空氣補充的分流,使得經第二空氣預熱區預熱以后的二次空氣直接補充至內火蓋,不會被外火蓋上的火焰卷吸,進而保證了內、外火蓋上的燃氣被完全燃燒,降低了煙氣,提升了熱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灶具聚能罩及燃氣灶。
背景技術
隨著燃氣具產品的不斷發展,市面上的高端燃氣灶產品也是在追求更大的熱負荷和更高的熱效率,因此出現了帶聚能罩的產品,單層罩、雙層罩甚至是多層罩。采用聚能罩之后,可以帶來一些好處:比如將燃燒后的煙氣與二次空氣分隔開來,使得二次空氣可以更好的更純凈的補充到火焰根部,從而提升熱效率;再比如加上聚能罩之后可以減少很大一部分熱氣(熱輻射、熱對流)往面板走,可以減少面板的溫升,減輕爆裂風險。
而現有的灶具上的聚能罩的內圈與混氣室的外側壁間隔設置,采用這種結構設置,一方面導致內環二次空氣補充易與外環二次空氣補充混合,使得內環的二次空氣被外環火焰卷吸導致內環的二次空氣補入不足,進而影響內環的燃燒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聚能罩和混氣室之間具有間隙,使得外環的火焰可以直接照射到盛液盤和混氣室上,導致這些零部件的溫度升高,進而存在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灶具聚能罩與混氣室之間具有間隙導致的熱效率低且易造成盛液盤等其他零部件溫升過高的缺陷,提供一種灶具聚能罩及燃氣灶。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灶具聚能罩,其特點在于,其包括相互間隔設置的第一罩層和第二罩層,所述第一罩層位于所述第二罩層的上方,所述第一罩層和所述第二罩層套設于燃燒器的混氣室的外側,所述第一罩層和所述第二罩層形成的空腔為第一空氣預熱區,所述第一空氣預熱區連通于外火蓋的火孔,所述第二罩層與盛液盤間隔設置并形成第二空氣預熱區,所述第二空氣預熱區連通于內火蓋的火孔,所述第一罩層的內圈與所述混氣室間隔設置,所述第二罩層的內圈與所述混氣室的側壁貼合。
在本方案中,第一空氣預熱區和第二空氣預熱區用于將空氣預熱后再流向外火蓋和內火蓋并參與燃燒,通過這種方式使得補充至外火蓋和內火蓋的二次空氣是經過預熱的進而提高內、外火蓋的燃燒效率。而將第二罩層的內圈設置成與混氣室的側壁貼合,這樣就實現了對內火蓋和外火蓋上的二次空氣補充的分流,使得經第二空氣預熱區預熱以后的二次空氣直接補充至內火蓋,不會被外火蓋上的火焰卷吸,進而保證了內、外火蓋上的燃氣被完全燃燒,降低了煙氣,提升了熱效率。同時,第二罩層將外火蓋的火焰與盛液盤隔離,使得外火蓋的火焰無法直接照射在盛液盤上,進而避免盛液盤溫升過高以防止產生安全隱患。而且,采用上述結構形式,使得第二罩層不能相對混氣室晃動,可對聚能罩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
較佳地,所述灶具聚能罩還包括彈性密封件,所述彈性密封件套設于所述第二罩層的內圈的外緣上,所述彈性密封件沿所述第二罩層的內圈的整個周向延伸,所述彈性密封件與所述混氣室的側壁貼合,且所述彈性密封件能耐高溫并具有彈性。
在本方案中,在第二罩層的內圈的外緣上連接一個彈性密封件,一方面使得彈性密封件可進一步地將混氣室的側壁與第二罩層的內圈相貼合,進而防止第二空氣預熱區的空氣被外火蓋的火焰卷吸,以提高內火蓋的燃燒效率。
較佳地,所述第一罩層的外圈的邊緣具有一向下的第一外翻邊,所述第二罩層的外圈的邊緣具有一向上的第二外翻邊,所述第一外翻邊和所述第二外翻邊相對應并間隔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未經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887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聚能圈
- 下一篇:用于合并和壓縮緊湊環的系統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