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污染農田尾水處理的梯級深度生態修復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58200.4 | 申請日: | 2020-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350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吳幼娥;鐘翔;曾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惟創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市雨***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染 農田 水處理 梯級 深度 生態 修復 系統 | ||
1.一種污染農田尾水處理的梯級深度生態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池體(1)、第一擋水坎(2)、第二擋水坎(3)、第三擋水坎(4)、第四擋水坎(5)、進水管(6)、出水管(7),所述的池體(1)為選取的普通農田溝渠中一段,且池體(1)底層的水平高度從前至后逐步降低,所述的第一擋水坎(2)、第二擋水坎(3)、第三擋水坎(4)、第四擋水坎(5)形狀與農田溝渠截面相對應,四塊擋水坎依次豎直設置在池體(1)內,其中第一擋水坎(2)與第二擋水坎(3)之間形成第一池體(8),第二擋水坎(3)與第三擋水坎(4)之間形成第二池體(9),第三擋水坎(4)與第四擋水坎(5)之間形成第三池體(10),所述的進水管(6)設置在第一擋水坎(2)的底部,所述的出水管(7)設置在第四擋水坎(5)的上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染農田尾水處理的梯級深度生態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池體(8)為填料濾床段,第一池體(8)由上下兩層組成,其中下層為沸石濾料層,而上層為石英砂層,農田尾水在第一池體(8)中被厭氧脫氮除磷;所述的第二池體(9)為綠狐尾藻生態修復河床,農田尾水在第二池體(9)中被缺氧深度處理;所述的第三池體(10)為生態浮床段,農田尾水在第三池體(10)中被好氧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染農田尾水處理的梯級深度生態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擋水坎(3)、第三擋水坎(4)、第四擋水坎(5)結構相同,兩者均為耐腐蝕的硬質塑料板材制成,板材上部均勻的開設有圓弧形的溢水槽口(11),板材上均勻的開設有通水孔(12),而所述的通水孔(12)上配備有堵水活塞(13),堵水活塞(13)可根據不同季節的水量,靈活調節池體(1)中的水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污染農田尾水處理的梯級深度生態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堵水活塞(13)為混凝土結構,且堵水活塞尾部設置有鋼制的輔助把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染農田尾水處理的梯級深度生態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池體(10)內部設置有生態浮床,第三池體(10)為泥土堆砌結構,節約工程造價,模擬自然環境,底部鋪種沉水植物苦草,岸壁淺水地帶栽種蘆葦、菖蒲、水蔥,睡眠鋪設生態浮床,配備栽種水芹菜、浮萍、睡蓮等浮水植物。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污染農田尾水處理的梯級深度生態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態浮床由混凝土配重塊(14)、纖維連接繩(15)、浮盤(16)組成,所述的混凝土配重塊(14)設置有多個,混凝土配重塊(14)均勻放置在第三池體(10)底部,所述的浮盤(16)浮于水面,且浮盤(16)通過纖維連接繩(15)與混凝土配重塊(14)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惟創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南惟創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820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軟袋自動補袋裝置
- 下一篇:自熱式垃圾熱解氣化系統及其運行方法





